做实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紧跟政策走向、紧贴发展实际,谋深谋实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72个,计划投资5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1个,计划投资20.8亿元。扎实开展“抓项目、比服务、保稳定”活动,全面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手续办理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合力推动构思抽水蓄能、沙湾港口改扩建等项目,启动建设正源鞋业、潮前服饰生产加工等项目,加快敖溪高新电子产业园、松烟洪森纸业扩建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促黔余中酱酒业、龙溪烟花模压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我们要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激发稳中求进“牛动力”,让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强、动力更足、潜力更大!

  三、坚定不移振兴第三产业,释放市场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旅游兴县”思路,强化旅游区域节点城市建设目标,深化“旅游 ”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加快文旅产业恢复振兴。依托“一心两景”旅游资源,以“5 2”精品旅游景区为引领,精心打造乌江康养旅游度假带。加快推进“江界河—迴龙场—茶山关”核心展示带项目;加快完善飞龙湖景区游客接待配套设施、红军长征突破乌江陈列馆等文旅项目,努力推动“国防教育 红色旅游 党性教育”“航运 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广“乌江寨—飞龙湖—迴龙渡”跨区域旅游线路。扎实推进民宿集聚发展,引进高端民宿品牌2家,做优红渡、玉河等“余庆坊”民宿品牌,加快创建“全国民宿旅游知名县”。用好用活“黔中旅游联盟”平台,加速复苏本地游、周边游,力争接待国内过夜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

  推动商贸物流蓬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启动余庆县乡村振兴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力促余庆智慧物流园投用达效。支持建设产地冷链物流设施,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余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完善县级综合客货运枢纽和集疏运体系,新增“交邮融合 ”综合试点乡镇3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点15个。扎实开展“暖心消费”“购房惠民”等活动,促进汽车、住房、餐饮住宿、文化体育等消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节庆经济,打造一批示范街和热门“打卡地”。着力提升育幼、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8家,网络零售额突破6000万元。

  促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改革,构建多源汇聚、统筹协作的数据资源体系。力争建成5g基站60个,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光纤宽带网络。以“数字门牌”为基础,建成县镇村三级联动“数字乡村”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基层服务数字化底座,实现“一码通服、一码通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数字化“余庆经验”。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馆,建成“三位一体”集中化管理中心。推动交通、能源、医疗、旅游、教育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着力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四、坚定不移深化城乡融合,提升城镇品质支撑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山水田园·城乡一体”思路,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城水相依、蓝绿交织、绿色宜居的“城乡融合样板县”。

  聚力推进城镇扩容更新。坚持“县城牵引,龙头带动”战略,推进“一核两带,三轴四片”内涵发展。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2个百分点。扎实做好县城片区综合开发及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扎实开展县城“微改造”。序时推进6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五交化小区、梓桐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断头路、卡口路、小微循环路网建设和改造。完成关兴镇集镇基础设施配套改造,提质打造一批旅游型、产业型等特色小城镇。启动实施河滨体育公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大力整治“两违”建筑、乱搭乱建、城区非法广告等行为。深入开展城镇“护肺”行动,建设一批“小、精、特”的“袖珍公园”,建成区绿化率达38.21%以上。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力争德余高速建成通车。启动建设大乌江红色旅游路。加快实施两岔河水库、余庆河航运工程等水利交通项目,新建花山苗族乡白沙沟人饮工程。实施县城外环路排水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启动构皮滩至县城、湄潭至瓮安(余庆段)天然气管道建设。建成白泥镇中石化加油站,搬迁中石化敖溪加油站。实施智慧停车场及新能源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改造10kv线路95.36千米、低压线路209.66千米。

  全力厚植生态靓丽底色。坚决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四类污染源”治理,确保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8.9%以上。压实“河长制”责任,深化“十年禁渔”行动;规范化建设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确保全县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85%、87.5%。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0个、裸露地7处。落实“林长制”,建成国家储备林项目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03%。力争打造生态原产地品牌2个以上,加快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着力推动绿色金融项目落地见效。深入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生态文明村创建行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出行,为碳达峰打下基础、碳中和赢得主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