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大的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提升四新经济占比。加快发展绿色能源,抓好投资58.5亿元的国华海上风电、投资65亿元的鲁北盐碱滩涂昌邑光伏基地、投资15亿元的大型储能电站等建设,积极引进风机配套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构建发电、储能、配套完整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成深水海纳污泥处置等项目,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持续做优园区载体。下营化工产业园,聚焦eod项目实施,一体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承载能力优化提升;全面梳理闲置土地,依法依规有效处置,倒逼集约利用土地空间,高效推动项目集聚。龙池化工产业园,依托园区北扩3100亩空间,围绕氯碱延伸产品为主导的“零碳”循环经济产业链,招引更多优质企业、高端项目落户。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突出高精尖定位,大力发展绿色铸造,重点抓好秀泽机械零部件、康迈机械智能化技改等项目,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打造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柳疃工业园,发挥华宝纺织、凯泰超纤等“链主”企业龙头作用,整合产业、品牌、电商、物流等资源,推动延链补链;加快1500亩僵尸企业地块腾退处置,实现腾笼换鸟;全力推进三峡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建设,构建纺织超纤、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承载项目打好基础。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以起步区600亩土地为支撑,加强基础配套,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微机电、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项目,推进产城有机融合发展。产教融合示范区,探索融合模式,创新发展路径,引进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等项目,培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产业,打造产教融合发展试验区、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更多优质生产力。加快优质企业增量,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20家以上,新入库规上企业25家,新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10家。持续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0件以上。强化人才引育,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00人以上,力争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5人以上,培育省级研发平台3处以上、潍坊市级研发平台10处以上。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增效”,企业上云数量达到260家,规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率达到75%、专精特新企业数转智改实施率超过75%。
(二)坚持提升能级、增强活力,建设品质城市。致力于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治理,打造智慧、宜居、韧性城市。
加快城市更新。统筹抓好城南、文山等城市更新片区,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完成原汽车站片区回迁楼建设,同步推进中央商务区、商业步行街、商品房建设。开工建设原粮食局片区、原灌溉所片区、辛置片区回迁安置楼。持续抓好潍水东岸、恒鼎新都汇、公园道一号、龙港育秀园等城建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深入推进“拔钉清零”行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投资4400余万元建设富昌街、城里东街、文西路、南苑东街等4条道路及配套工程。完成城区1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有序推进城区老旧小区集中供热改造。加快文山森林公园建设,建成投用市博物馆、档案馆新馆和市委党校新校。
突出精细治理。对平安街进行全要素示范路改造提升,建设“口袋公园”2处,抓好“落土”治理和死树枯枝清理,完成“疏绿透美”4处,常态化开展城市徒步巡查体检。高标准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审。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建设红色物业示范小区25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创建分类示范小区20个以上。
丰富城市业态。优化提升佳乐家、全福元等传统商圈,培育一批高端时尚的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服务业态,积极发展“夜经济”。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提升房地产开发品质,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龙池红色文旅、青阜农业文旅综合体、丝绸文化研创示范区等项目,办好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打造昌邑精品旅游品牌。
完善基础配套。建成潍烟高铁。完成投资9500万元的国省道大中修、县级道路养护维修等工程。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流河输变电工程,投资1亿元进行农村配电网新建改造。推进5g网络演进升级和共建共享,年内5g基站总数达到1500处。
(三)坚持赋能增势、积蓄后劲,强化项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抓紧抓实项目谋划、招引、建设、投用各环节,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高质量发展之“稳”。
加快项目谋划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全面推进今年新谋划的总投资1016亿元的172个重大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100个以上、竣工投产50个以上,完成投资240亿元以上。10个以上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
强化项目招引落地。完善“镇街区 园区 部门 国企”联动招商体系,编制招商图谱,聚焦重点地区开展“点对点”招商,在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树立“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是最有效的招商引资”理念,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上新项目。
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强化土地指标对上争取、对内挖潜,加快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储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700亩,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300亩。深挖环境容量、煤炭消费总量潜力,收储860吨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20万吨标煤能源消费空间,保障重大重点项目建设。
(四)坚持全面推进、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促进产业升级、乡村和美、共同富裕。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力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8亿斤以上。突出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品牌提升、开放带动,推动果蔬、水产、畜牧等产业全链条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建立有机果蔬联盟,实现抱团发展、放大优势、打造品牌。培优做强邦普、海大等头部企业,深化水产种业创新,启动南美白对虾国家级新品种申请审定,完成昌邑梭子蟹、大对虾两项水产地方标准的编制认定。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产业,加快发展奶牛、肉牛产业,年底奶牛、肉牛存栏量分别达到2万头、1万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00家农业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