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在常州市新北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石旭涌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常州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聚力推进“三大工程”,持续扮靓“六张高新名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冲刺gdp万亿之城,主力军的担当有效彰显。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2100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38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总产值3770亿元,同比增长8%;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首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5%;进出口总额1300亿元,同比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8.46亿美元,总量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居全市第一。全年新增“四上”单位623家,净增548家,均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贡献占比持续扩大,充分彰显了“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高新担当。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的作为有力展现。出台实施《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实施意见》,全年签约睿恩高倍率锂电池、库博储能系统、拜特测控等新能源相关产业项目56个,“发、储、送、用、网”全产业上下游不断聚链成群。新能源领域预计实现产值1900亿元、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成为全区首个千亿级产业,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国首个超大规模“光伏 气膜”电站(录安洲码头“光伏 气膜”电站)、全市最大光储充检超充港(正辉光储充检超充港)、全市首座充电公园(新桥星星充电公园)等接连建成投用,已累计建成公共充(换)电场站156个、充电桩1158个、既有住宅小区内充电桩超5000个。全年新增光伏备案装机容量超16.7万千瓦,累计达52万千瓦。新能源之都核心区“见车率、见桩率、见板率”全面提高。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高铁新城,桥头堡的能级持续提升。常泰长江大桥南接线全线贯通,龙江路高架北延、腾龙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全面开工,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高铁新城核心区楼宇载体稳步起势,领航大厦、科创水镇三期竣工验收,星耀城、国际人才广场、创智大厦主体封顶。高品质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市第二工人文化宫方案设计、用地报批加快实施,市足球训练基地、三江口运动公园正式开工,市签证服务中心入驻高新广场。新龙音乐节品牌热度持续攀升,累计吸引观众超14万人次,高铁新城核心区绿色宜居城区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回顾2023年,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优化产业体系,经济增长的底盘进一步稳固。项目引育成果丰硕。蒂森克虏伯、美敦力等超50家跨国公司ceo及高管来访交流,投资热度持续攀升。全年累计招引优质项目156个,其中星宇智能汽车电子及视觉系统中心百亿项目1个,欧科空调、晶讯聚震滤波器等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项目28个,瑞士埃莱普、意大利迈威等精品外资项目20个,瑞士中心华东区域城市中心、汇鸿贸易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服务业项目50个。“招推服一体化2.0模式”迭代升级,国能机组扩建项目等7个省重大项目全面开工,78个在库市重点项目“四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捷佳创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园、中简高性能碳纤维、贺尔碧格压缩机等28个市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竣工数全市第一。重点产业全面发力。“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产值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80%,智慧能源、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双双突破500亿元大关。新材料产业园连续6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创成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和全国绿色化工园区。五大重点产业“八个一”推进机制初步构建,产业集群“磁吸耦合”效应不断凸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167家规上数字经济工业企业预计完成产值835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新增43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总数破500家。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市唯一;创意产业园区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全市首家省工业设计示范园区;综合保税区在全市率先获批开展保税维修新业态。金融支撑日益强劲,龙城金谷北区新增入驻各类机构超210家、新增注册资本超92.5亿元;总规模1.5亿美元的qflp杉盛基金成功签约,全市最大。骨干企业引领支撑。深化“1115”大企业集团培育,天合光能、新阳科技入选“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星宇车灯成为全区首家国家级智能工厂;比亚迪全年产量预计突破30万辆、产值440亿元,11.7万辆远销海外;全区百亿企业达到7家,捷佳创销售迈上50亿元新台阶;长青科技、天元智能主板上市,莱赛激光北交所上市;达实久信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澳弘电子等3家企业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梅特勒—托利多获批省级外资研发中心、全市唯一;圣戈班(中国)获全市首家世界500强外企总部认定。9家单位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荣誉,总数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总数达45家,占全市27.1%。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前瞻布局,攀高逐新的动能进一步激发。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预计完成高技术投资9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75亿元,同比增长13%,r&d经费占gdp比重提升至3.95%。获评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5个,占全市47%。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省级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42件,累计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家,均居全市第一。“科创积分贷”为企业融资超6.2亿元,同比增长30%。中国遥感大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试点联盟)年会等重大创新活动成功举办。创新主体活力激发。天合富家成为全区首家“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8家,占全市29%。新增瞪羚企业42家,总数达164家,占全市51.3%。净增高企307家、总数达1371家,分别占全市29.5%和29%。引进“三高一资”企业(项目)63家。新增人才总量2.8万人,引育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22名、居全市第一。8家高品质人才公寓获星级评定,总数全市第一。创新平台有效布局。在全市率先抢占合成生物产业制高点,引进黄和院士领衔的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闪亮开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大楼全面启用,天合光能与复旦大学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新增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规上高企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至87.9%。达成产学研合作73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00.86亿元,同比增长38.8%。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7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