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品牌特色日益彰显。2016年我区获评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17年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两项国家级建设项目;201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健康促进试点区,为全市乃至全省持续推进健康促进系列工作起到良好示范作用。2019年我区被评为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同年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评审。2020年获评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开展的儿童口腔健康干预项目(免费为全区小学二年级学生提供窝沟封闭服务),为全省首创,被作为慢性病防治经验典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尽管“十三五”时期,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同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短板问题依然突出。

  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医疗卫生基本建设不够全面,区域内部分机构建设尚未达标。部分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较多,影响居民就诊便利性,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办医数量虽然较多,但总体水平不高,全区社会办医多集中于医疗美容、口腔等领域,总体规模不大,同质现象明显,高端医疗服务及专科特色明显的社会办医机构比重不足,健康服务产业对全区经济社会贡献度有待提高。引导社会资本向康复、养老等医疗资源稀缺领域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延伸的机制尚未确立。

  分级诊疗制度内涵尚待深入拓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尚未有效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目前,区域内的医联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紧密型医联体尚未构建,机构间尚未形成相容共促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监督考核等机制不够明晰,难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共同体。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区的卫生技术队伍中全科医师、医学影像医师、口腔专业医师短缺明显,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人员学历、专业、职称与医疗卫生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管理人员队伍有待改善,服务能级尚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职业自豪感不高。缺乏相应的学科带头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中心一特色”建设难以有效落实。公共卫生人员短缺现象较为凸显,人员工作负荷大,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干预能力不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压力显著。鼓楼区地处福州市核心区域,辖区内分布有丰富的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高层次的医疗资源聚集,再加之居民就医习惯,大医院对卫生人才、患者等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面对如此的外部环境,鼓楼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尤为困难。

  卫生服务体系分工协作不够畅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联通共享机制有待完善,机构之间还存在信息壁垒,医防协同机制尚不健全,满足慢性病防治康一体化服务和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需要的体系化建设需要有待加强。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期间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刻,也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新样态和新形势。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趋向高效率和优质化。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是城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之一,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城区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深刻意义。鼓楼区区域内省市医疗资源丰富集中,“虹吸效应”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充分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布局以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切实做实做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寻求人才支撑,探索内涵式发展模式,在优势专科、专业领域有所突破,以满足辖区内居民多样化需求,是鼓楼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

  健康福建规划的推进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 “以预防为主、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强调构建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十四五”期间是健康福建建设的重要时期,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增强,全方位和全周期保障公众健康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巩固,医防协同体系构建尚需进一步探索。群众健康知晓率仍未达到较高水平,公众文明卫生素质需提升,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需要对卫生健康事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凝聚全社会的健康共识,保障政策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形成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施策的综合治理模式。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十四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深化医改持续向“综合施策”转变,整合型医疗卫生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更为紧密的医联体建设均需统筹进行规划。强基层理念对于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深入推动改革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而言至关重要,“十四五”期间应建立有效机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转变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注重服务品质和服务效果的提升,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性、责任式的健康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的获得感。

  人民健康需求转向全面性和多样化。在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在基本满足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前提下,从在乎“有没有”到关注“好不好”,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的追求和良好的就医体验。“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从胎儿时期到生命终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需求日益增加,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也将从原来碎片化、阶段化的模式逐渐向整合型、连续性和一体化方向进行构建,医疗健康服务的链条也将向前端和后端进行延伸,强化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阶段。

  信息科技发展带来新动力和新合作。“十四五”期间信息技术进一步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在卫生健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有助于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善群众健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前沿医学的发展驱动新材料的使用和医药科技的创新,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将成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入践行健康福建、健康福州行动要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这一目标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预防为基础,以保障健康服务供给为重点,把握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统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结合人口长期发展特征,推广家庭发展和“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级,构建起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鼓楼区生态宜居建设相匹配的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突出区域特色,增进社会健康公平,提升人民健康素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结构布局和数量规模等,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便捷服务流程,强化公众参与制度,突出惠民、便民、亲民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增强忧患意识,健全预警响应机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持常备不懈,促进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密切协同,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守好健康防线。

  坚持立足区情,科学合理。注重从区情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本区人口发展和卫生健康发展规律。既要立足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又要放眼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以谋求全面发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增强卫生健康工作任务的可操作性,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进行精确研判,提高忧患意识,赋予各项任务和工作规划性和前瞻性。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作。创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模式,着力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转型为动力,善用开放性思维突破瓶颈问题,引导预防、医疗、康复相结合的一体化体系设计,形成多部门、多主体、多渠道、多手段的合作机制,突出统筹协调、联动共享、分工协作、品质智慧等核心元素,提高卫生健康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坚持品质服务,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公立和民营、中医和西医、全科和专科资源,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引导社会参与,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打造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形成医疗服务市场平等参与、公平有序的竞争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全民健康为目标,以提升居民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健全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创新卫生健康管理模式,完善区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使全区居民享有可及、便捷、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确保本区域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健康人群协调发展。

  “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健康行为广泛普及。到2025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左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优化布局,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更均衡。资源总量适度增加,资源利用更加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备。公共卫生突出短板基本补齐,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功能完善、科学高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本构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