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1.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持续开展非法和不规范堆存渣场排查整治,建立排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进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生态修复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有序推进水泥窑、冶炼窑炉协同处置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

  2.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以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物为重点,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构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健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长效推进机制。

  3.科学统筹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能力。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范细化垃圾分类标识,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分类收集、转运及外运无害化处理,推进现有不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按照邢台市要求,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加大非正规垃圾填埋、堆放和存量垃圾治理,严禁将生活垃圾直接用作肥料。

  (三)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管控

  1.加强塑料制品产、销、用管理。根据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划定重点区域,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稳妥推广替代产品,增加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绿色产品供给。严禁生产销售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聚乙烯农用地膜和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定期开展河湖水域、岸线、滩地等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联合专项行动。

  2.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规范废旧农膜等农业塑料废弃物回收,依法关停违法违规的家庭作坊式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引导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入园,支持培育废塑料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监管。

  九、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因地制宜、系统施治,强化农业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一)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1.提升农业生产清洁化。鼓励种养循环一体化,推进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实施粮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推广设施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模式。规范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

  2.推进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全面推广精准施肥,在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优化改进施肥方式。推行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厉查处向农田施用不符合标准肥料等行为。到2025年,化肥使用量稳定保持零增长。

  3.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药登记管理,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行绿色防控,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二)加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

  1.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落实秸秆还田离田支持政策,促进秸秆“五化”利用。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推动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落实回收责任。加强源头防控,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探索开展农膜回收示范,推动废旧农膜专业化回收。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秸秆基本实现全面综合利用。

  2.推动养殖业污染防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划定养殖业禁养区域。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健全粪污收储运体系,打通种养结合通道,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粪污就地就近循环利用;鼓励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处理利用畜禽粪污。合理布局水产养殖,严格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扩大健康养殖规模,规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和生态环境监管。到202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化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指标体系,开展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村建设,争取列入省试点范围。

  2.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分类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机制。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配齐收运车辆和转运站,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到2025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稳定形成设施配套、投入保障、运行高效、城乡统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3.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持续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鼓励市场主体或个人参与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推进村庄清洁和美化,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加强村庄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提升田园风光品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31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