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根据全市居民疾病谱、群众看病和患者异地就医情况,统筹考虑专科建设基础和卫生健康工作发展趋势,按照我市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要求,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支持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深化市办、县办医院与京津高水平的医院或科研机构协作,合作创建医学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全市诊疗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到2025年,争创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和带动功效的市县共建的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六)信息与数据
1.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动健康大数据应用。逐步实现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妇幼健康、健康体检等数据库信息共享。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数据库,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发挥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枢纽作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病服务为抓手,实现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影响因素等数字化防控与管理。
2.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率达到90%,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实现率达到80%,二级综合医院实现率达到70%;落实《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实现二级以上医院的90项指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为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等业务信息化提供支撑。
3.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满足新形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疾病防控需要,搭建覆盖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筛查哨点等传染病监测平台,建立健全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强化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功能。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4.智慧医疗技术。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运用,丰富新兴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场景。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继续普及推广电子健康码。加大“互联网 ”便民惠民应用建设,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等应用场景建设发展,实现市、县、乡、村远程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机制,织牢全市公共卫生防护网,全面提高早期监测预警、快速监测、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公共卫生与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一)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检验检测、重点疾病监测、公共卫生、信息收集职能,强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和健康管理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与监测评估职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1个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移动检测车。强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第三方合作,共建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实验室。
(二)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提升全域监测和预警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覆盖全人群、区域协同、联防联控、智慧化的综合监测系统和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响应机制。加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监测协同,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健全网络直报、机构报告、医务人员直报、科研发现报告、个人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全域监控、全程追踪的传染病疫情突发和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三)加强应急与救治能力建设。健全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应急管理、物资保障、组织指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加强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专科防治机构建设,提升传染病综合救治和对新发再发传染病的诊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推进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独立儿童传染病病区建设。加快市级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建设,承担全市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救治能力。县级依托实力较强的一所综合医院,推进相对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在疫情发生时按照30万人口以下的县不低于20张、30~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50张、50万人口以上的县不低于80张的标准,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的发热筛查门诊,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发热诊室,配备必要的消毒产品、防护物资并做好储备,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具备重大疾病监测、筛查、隔离观察、转诊和随访管理能力。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建设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
完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依托医疗机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站和救援点,组建市级卫生应急快速反应小分队和县域基层综合应急分队,承担本区域突发事件现场伤病员医学救援处置、转运和接收救治任务。
专栏1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工程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补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支持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支持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建设。 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