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势优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做大先进制造业。坚持绿色低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神仙桥化工园区认定,有序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就地转化利用,培育页岩气综合利用、金刚烷、原料药、基础化工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基础锂盐、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等关联企业,链条式发展储能电池、新能源配套等新兴产业。突出以工业产业生态链“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实施酒业“三品”战略和“1359”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实现白酒产值340亿元。健全完善医药园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构建医药原料药生态链,加快推进科瑞德二期、瑞芳德药业投产见效,力争实现医药产值220亿元。着力延伸精细化工、合成气化工等上下游产业链,支持众邦、奇格曼技改扩能,力争实现能源化工产值150亿元。以链主企业为带动,促进包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产业生态链。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做强优势建筑业。加快建筑产业总部、得胜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招引建筑企业落户,着力发展辐射川南的建筑业总部经济。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以示范项目带动行业发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建筑企业组建联盟,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共同承揽工程项目,擦亮“中国建筑之乡”金字招牌。聚力打造工程总包企业,支持企业申报“鲁班奖”“天府杯”,提升“泸县建工”品牌影响力,推动建筑业实现“由大到强”。力争新晋升甲级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

  做优现代服务业。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趋势,围绕“一主两核”城市商圈,加快完善便利生活、社区商业、公共服务等生活配套,不断丰富“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消费场景,促进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升级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建设龙城冷链物流园、川渝滇黔医药流通基地等物流平台,全面优化镇村电商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屈氏庄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四、亲商护商,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新活力

  完善专业化招商服务。实施招商队伍提升工程,聚力产业链招商,实现一个产业一支队伍。开展定产业、定区域、定目标招商,瞄准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强驻点招商、以商荐商、资源引商,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50个以上,引进到位市外国内资金100亿元以上。聚焦项目落地,优化完善跟踪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

  提升便捷化政务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探索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全面推进镇(街道)“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 ”等新型监管,深化中介服务专项整治,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交易,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建立系统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加强多元化要素保障。持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积极推进“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入推进园区企业“腾笼换鸟”和城西工业园a、b区“退二进三”,提升土地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益。强化能源要素保障,全力争取留存气指标和优惠井口气价,启动清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园区分布式能源、双回路电源等项目建设。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完善人才安居就医、子女就学、家属随迁等服务措施,加快“人才飞地”发展,评选命名一批“龙城工匠”,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打造就业、创业、置业吸附地。

  五、兴村富农,示范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实施“四个全域”工程,加快推进全省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启动土公庙水库前期工作,完成农村电网改造40个村,建成五尖山林场公路、合牛路牛滩至得胜段改造等项目,加固、新建农村公路桥梁5座。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新(改)建卫生厕所1.2万户,确保8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以上。

  做强农业产业。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构建“4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改造提升制种基地2000亩,粮食产量突破55万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500亩,新建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4个,年出栏生猪95万头以上。提档晋级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培育高粱 油菜、晚熟龙眼、稻渔三大园区,力争晋级省星级园区1个。大力发展乡村特色农业,精品化打造一批种养结合、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

  促进农民增收。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现有政策、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和延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生猪寄养等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引导和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率24%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6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