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倍增计划,深化全省新时代“两个健康”(30)示范市创建。开展企业帮扶行动,推动民企雁阵培育、减税降费、奖补扶持、要素保障等政策落地落实,支持企业上规上市上榜,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30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户、上市企业2户。加强政企常态化沟通,深入实施破解民企融资难“五大行动”(31),持续推动实体经济企业降本增效、纾困发展。提高线下“一窗综办”(32)和线上“一网通办”(33)水平,加快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跨区域互通互认,深化包容审慎监管,用政府服务真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依法加强城市绿心、三江岸线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抓好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0个,完善一批地下管网、路灯、环卫等设施,见缝插绿布局一批“口袋公园”(34)、景观小品,完成鱼咡湾公园、东坡公园改造,向市民提供更多公共休闲空间。持续实施主城区“缓堵保畅”工程,深化重点路段交通组织精细化提升行动,规划配套智慧停车设施,打通一批断节路,基本完成致江路桥建设,多措并举缓解绿心路南段、春华路中段等重点区域拥堵状况。完善“公交 慢行”系统,创建全省绿色出行城市。

  加快县域扩能提级。围绕“一核两翼三区”战略布局(35),引导不同区域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实施县城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行动,梯度培育县域千亿、百亿、十亿级产业集群,支持五通桥经开区、沙湾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兼顾“面子”“里子”,扎实开展县城精修细补和有机更新,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推动夹江县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和峨眉山市、沐川县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取得新进展,支持峨眉山市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统筹中心镇、重点镇及县域副中心建设,再创1至2个省级百强中心镇。

  推动现代农业强基提质。聚焦建设农业强市,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让更多“土特产”成为“金招牌”。全面落实田长制,强化耕地保护刚性约束,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嘉州良田”建设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6.3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9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打造“天府粮仓”示范片区。促进畜禽水产高质量发展,培育以夹江县为核心的全省蛋鸡优势主产区,支持市中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建设全省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县,力争生猪出栏280万头以上。提升“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引领作用,做大夏秋茶集群规模,打造高山绿茶产业核心区、茉莉花茶产业优势区、精制川茶出口引领示范区。做大做强晚熟柑橘产业集群,提升“井研柑橘”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推动道地中药材产业全链发展,打造盆地边缘山地药材优势区。加快“以竹代塑”(36)产业化,培育做强竹浆纸、竹板材、竹食品,支持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全省森林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助增收机制,育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新培育省级星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3个以上。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37)经验,落实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争创省级精品村5个、示范村50个以上。积极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支持井研县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夹江县争创全省“金通工程”(38)样板县,新(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加强农村“五小水利”(39)设施建设,抓好白井干渠、芦稿溪水库、市中区岷东片区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加快薄弱地区电网升级改造,推进千兆光网、智慧广电等进村入户,支持犍为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全省数字乡村试点。接续实施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和环境卫生“五清”行动(40),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小凉山彝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和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措施,持续做好美姑县结对帮扶工作。深化绍乐协作,培育高能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擦亮“蓝鹰工程”(41)“越嘉有业”(42)“一品两仓”(43)等品牌。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我们将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群众乐享更多绿色福利。

  用力打好“三大保卫战”(44)。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狠抓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专项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力争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化河湖长制工作,持续开展重点小流域、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建设“无废城市”(45),推进工业固废等“六大领域”(46)攻坚行动,启动新一轮农用地周边重金属排查整治,力争培育“无废细胞”(47)180个。办好“环保曝光台”,全力配合新一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切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

  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林长制创新试点及国家储备林项目,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助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争创省级“森林四库”(48)建设示范市。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依法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优化调整“四大结构”(49),严控“两高一低”项目(50),推进沿江化工企业退岸(城)入园,积极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强资源循环利用、种养循环等产业,争取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鼓励县(市、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支持沐川县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项目建设、峨边彝族自治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马边彝族自治县争创省级生态县,支持峨眉山市实施美丽四川先行县试点和eod项目(51)试点,支持五通桥区、夹江东风堰灌区开展全省水权与水价改革试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0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