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夯实“三区三线”底线约束,突出大青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保护,将生态安全屏障建得愈加牢固。持续拓展绿色空间,申报欧投行贷款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实施大青山6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夯实生态根基,推进前坡5万平方米裸露山体修复养护。启动大青山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禁牧和有害生物防治,守护好生态建设成果。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管控,开展清洁取暖改造查漏补缺行动,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和臭氧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启动哈拉更沟河道治理工程,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100%。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地膜回收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巩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把节能降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4.3万平方米,推动联通云计算中心降低能耗强度,培育2家绿色工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高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率,提升城乡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投放收集运输无缝衔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8%以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倡导低碳生活,鼓励绿色出行,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新风尚。

  (四)注重能级提升,打造高品质宜居新城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坚决防止出现返贫及新增贫困人口。持续开展示范创建,将保合少镇打造为市级乡村振兴样板镇,恼包村打造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村。推广“味美新城”区域公用品牌,升级改造百鲜农产品处理中心,重点建设昌盛日电食用菌等5个特色种植园。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圣水梁红色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实施保合少镇污水管网改造,完成300户户厕改造提升,推动21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高标准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完成北部边缘区及科技城核心区规划修编。持续畅通城市路网,新建沁苑路等16条市政道路,打通百合路等12条断头路,改造40条背街小巷,完成爱民街、展东路北段等街面整治工程。提升城区绿化品质,建设口袋公园70个、道路景观绿带50公里、美丽街角200处,让市民推门见绿、移步入园。完成4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实施5个区块棚户区改造,推动毫沁营、下新营安置房交付使用,筹集3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启动超大小区分割管理和零散小区整合,推进小区科学合理布局,统筹解决好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强城乡精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弱项。打造新华大街、北垣街2条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推动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加强共享单车秩序管理,优化主干道、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停车线框,施划1万个停车点位,有效解决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建设站前立体停车场,多措并举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加快破解停车难问题。完善环卫监督考核机制,有效提升环卫作业质量。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三维云字典数据平台二期等项目,依托大青山前坡数字平台补齐农村数字基础短板。

  (五)聚焦共同富裕,全力提升人民幸福质感

  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确保7类重点人群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着力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网上办”。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做到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提标增质,新建改造养老服务中心、站点18处,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家政、餐饮等服务。不断提升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完成1770个托位建设,推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优化教育布局,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九年一贯制学校、塔利小学等4所续建工程投入使用,启动呼哈路、丁香路等4所小学新改扩建工程,配套建设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5040个。更加注重教育公平,科学制定学区划分方案,探索实行多校划片模式,深入推进“阳光招生”,大力推广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启动1095名教师招聘工作,实施校长培养工程,推动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建设,开展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保障教师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筹办中小学生运动会、校园美育节等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力发展群众文体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广《千古马颂》《重逢草原》等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启动实施大窑文化遗址保护,完成长城文化博物馆建设,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走进社区、贴近群众。优化拓展体育空间,完善室外健身器材配备,推进天骄体育公园、水磨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完成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提升改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44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