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望江县还加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过程的管理,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年度申报工作,落实县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工作,建立医疗废物“乡收集、县转运、市处置”的工作机制。“十三五”期间,望江县医疗废物、危险废物以及一般工业固废得到了妥善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处置率、医疗废物处置率均达100%。

  (四)严格准入强基固本,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显著增强

  “十三五”以来,望江县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事前介入、事中指导、事后监督”的环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把好关,严格环境准入,对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且对地方生态经济发展具有牵动性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现项目受理、公示、审批、网上公告“一站式”服务,有力提高了环保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积极推进“三线一单”工作,全面落实“放管服”要求,压缩审批环节和承办时限,原则上重大事项办结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一半以内,全面推进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一张网、一个门”要求。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环保提升行动,完成全县33家重点监管企业达标排放工作。加快实现环境监测全覆盖,完成入河排污口、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地表水重点控制断面自动监测“三个全覆盖”。通过运用智慧环保系统、开展“双随机”抽查、“分兵把守”、推行“装树联”、委托第三方开展监督性监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效能,为望江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望江县“十四五”时期是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望江县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和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探索适望江县特点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率先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新路子。

  “十四五”时期,是望江县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构建产业新体系,提升能级的重要时期,是实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十四五”时期,望江县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将层次更深、领域更宽。望江县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偏弱,发展不足、发展不优仍是我们最大县情,污染减排压力大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明显,生态环保仍将负重前行。

  1、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于改善,但保持长期改善成效任重道远

  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截止“十三五”末,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5μg/m3,同比下降35.7%;空气优良率86.0%,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但由于县城低地势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不易扩散,再加上相对湿度在安庆市辖县市区中最高,高湿条件容易造成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加重污染。制约空气环境改善的结构性因素没有根本扭转,“十四五”期间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很大。“十四五”望江县pm2.5均浓度要达到35μg/m3以下的二类区域标准,要持续精准发力。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十三五”期间,武昌湖水质达标的限制性因子为总磷,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和少量未收集的生活污水。华阳河较为复杂,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加上自身的城市生活污水和沿河两岸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同时华阳闸关闸期间,由于水体不流动,自净能力减弱,制约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土壤环境污染管控任重道远。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区域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是重污染企业及周边、采矿区及周边、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工业集中(园)区及周边等,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个别区域土壤呈中度或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底数调查及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2、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实现碳达峰愿景任务异常艰巨

  望江县城市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适应能力有待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主要体现在全县第二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资源型工业发展对能源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较高,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难度很大。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对钢铁、水泥、玻璃等高碳排放产品需求旺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受资源禀赋等方面约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县二氧化碳排放基础强度仍然较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任务异常艰巨。

  3、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薄弱,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尚有差距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虽然目前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但处理设施建设却未能满足需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农村的河沟池塘仍有发生。由于区域差别、县乡差别,部分农村地区将河沟池塘演变成为纳污水体。在枯水期,污染物难以稀释,河道水质经常出现超标现象,导致水体发臭发黑,丧失正常功能。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养殖业粪便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同时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影响到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

  4、生态环境风险累积效应凸显,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任务艰巨

  “十三五”期间,望江县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但全县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部门环保综合监管执法机制,乡镇及村级环保机构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薄弱,管理手段落后,农村污染防治技术指导不足,经费严重短缺,人员素质难以胜任当前工作要求。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企业排污、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公众参与不够,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望江县环境应急、信息与宣教能力建设水平尚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随着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公众对环境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但现有环境监测、监察、综合执法、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能力仍显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环保队伍力量不足,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环保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0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