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态、兼顾应急。着眼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将有限的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群众需要的服务项目上。同时要更加重视突发事件及其他非常规社会状态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断完善基于非常规状态下的公共服务供给预案、设施和管理,提升核心区公共服务韧性。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西城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得到有效补齐,教育、健康、就业、养老、公共安全等基本需求高质量满足,文化、体育、生活便利服务等多元需求高标准保障,集约型、组合型、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基于职住人口比例特点的基本公共供给更加精准、更具特色,稳定预期、风险可抗的公共服务保障网络更加牢固,有限空间内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产品能够更加便利、均衡、优质、高效地惠及全体人民。

  展望2035年,西城区基本公共服务将更加优质均衡,教育、卫生现代化建设达到新高度,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呈现新品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

  ——需求导向、全龄关怀的服务内容框架有效建立。突出公共服务的需求导向性,形成贯穿出生、教育、就业、婚育、居住、就诊、养老、临终等全生命历程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面向不同年龄段群体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精准性、有效性、普惠性,顺应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期待,切实解决好市民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品质。

  ——均衡协调、优质可及的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完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协调均衡,依据不同街区的人口特点和公共服务资源情况,同时兼顾《总规》、《控规》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改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断提升服务设施与人口结构的匹配程度,不断加强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和利用能力,显著提升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设施的可及性、多用性,实现公共服务网络的社会群体全覆盖。

  ——集约高效、多元参与的服务供给机制持续优化。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格局,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供给体系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集约化程度,探索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高效供给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服务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种类型并举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逐步完善居民多样化需求表达机制,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体系。

  ——智能高效、精细完备的服务管理体系显现实效。着眼工作需要和居民需求,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体系中。信息壁垒逐步打破、共享能力大幅提升,居民对公共服务项目、内容、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晓率大幅提高,使用方式更加便捷,使用意愿不断增强,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使用率显著增加。

  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发展指标表

  领域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目标 预期性/约束性

  教育 1 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 与一般公共预算同步增长 预期性

  2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80 预期性

  医疗

  卫生 3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2.96 预期性

  4 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人) 3.16 约束性

  文化

  体育 5 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 ≥1.1 约束性

  6 人均体育场用地(平方米) ≥0.75 约束性

  就业 7 登记失业率(%) <3.5 预期性

  养老与社会保障 8 千人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7 预期性

  9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 90 约束性

  公共安全与社区服务 10 物业服务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1 重点突发事件发生数量降幅(%) ≥30 约束性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发展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应对学龄群体人口规模增长与结构变化,多种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努力建设服务供给更加有力、设施布局更加均衡、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品牌特色充分彰显、质量品质首善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教育体系,巩固“教育高原”、打造“教育高峰”,做“有温度”的教育。

  (一)优化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

  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育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持续推进“五育”有机融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党史、 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将“四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持续优化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审美品味与实践能力。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养,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达到98.5%以上,优秀率达到30%以上。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利用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党、爱国、理想、责任等系列教育活动,提升教育育人功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6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