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目标:广大青少年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红墙意识”进一步树牢,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素质、政治素养进一步提高,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

  发展措施:

  1.践行“红墙意识”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以践行“红墙意识”为抓手,深入开展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教育,通过拓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探索“红墙意识青年讲师团”“西城青年先锋讲堂”等方式,深入实施“青少年‘红墙意识’培育提升工程”,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和学习形式,推动青少年政治学习制度化、日常化,引导和凝聚西城青少年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2.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党100周年、建团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及时准确生动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发展成就、解读国情形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选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青少年典型,推动典型事例得到传播,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西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主要载体,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加强国防教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增强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信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青少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3.分类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和引导。针对青少年群体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制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引导内容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向少先队员,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探索构建分批入队、分段教育、分级激励、推优入团相衔接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把握团员青年群体特征、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积极作为,成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加强对城市活力群体思想道德引领,增强劳动创造生活、奋斗成就人生的观念,引导其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踊跃建功立业。面向青年干部,强化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提升,鼓舞青年干部主动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建设中,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4.强化网上思想引领。把互联网、移动终端作为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新媒体矩阵,提升“青春西城”全媒体影响力,设计推出形式时尚、内容优质的主题思想引导产品,形成强大正面宣传声势。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线上道德实践活动,唱响主旋律,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广泛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注册成为网络文明志愿者,引导青少年科学、依法、文明、理性用网。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针对网上出现的扰乱青少年思想、恶意造谣传谣的负面声音,及时澄清事实、辟谣引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

  二、推进青少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展目标:西城区基础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

  发展措施:

  5.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全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力争基础教育持续全市领先。改善课堂教学,调动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丰富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社团,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探索提供必要条件。加强团教协作,普遍建立中学生团校,将中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逐步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

  6.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多种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精准满足多样多层的教育需求。加强托幼和小学教育资源补充,深入推进学区提升计划,通过品牌示范校、集团校建设,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扩展和整体提升,推动西城教育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制定“校园更新改造计划”实施政策,适应西城区空间资源特点,加强资源整合,通过精细化、个性化设计,在有限空间内建成高品质基础教育设施,全面提升教育资源空间品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