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林抚育任务
“十四五”期间,规划中幼林抚育1万亩,分布10个乡镇和两个国有林场,(见附表2)。以疏伐、生长伐等为主,开展森林抚育。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补植红松、水曲柳、胡桃楸、椴树等乡土树种,改善森林结构,培育以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为主的人工异龄混交林,完善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带。
2)退化人工林修复任务
“十四五”期间规划退化林分修复面积1.5万亩,分布10个乡镇(见附表2)。以调整林龄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恢复和增强保土固沙功能,更新和修复粮仓防护屏障,改善和提高林区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的,开展退化林修复。以病虫害严重、生长老化衰退、防护效能低下的杨树、樟子松等人工纯林为主要对象,择伐补造、抚育间伐、更替修复等为主,结合补植红松、云杉、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树、榆树、槭树等乡土树种,完善和优化生态防护林网结构。
(2)复壮更新灌木林
灌木林是干燥、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森林植被。一些地区灌木林长势衰退、抵抗力下降、病虫害频发多发、大面积枯死等现象时有发生,生态功能退化,加强灌木林抚育管理迫在眉睫。
1)天然灌木林复壮更新
采取封禁保护措施,设置封育区,严格保护天然灌木林。严格控制天然灌木林开封轮封的范围、面积和放牧强度。
2)人工灌木林复壮更新
对灌木人工幼林,实行封山育林,促进尽快成林,对灌木防护林,严禁樵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适度培育乔木林,形成乔灌混交,提高生态防护等综合效能。
四、林草产业提升工程
(一)总体目标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模式创新为中介,以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目标,通过经营机制创新与技术装备更新推动传统林草产业向集聚化、区域协调一体化方向转变。按照产业生态化要求,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保证资源总量稳步提升的前提下,发挥林草资源的可再生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环境资源依托型产业。
(二)工程建设重点
(1)林果产业
“十四五”期间,规划栽植林果面积4.2万亩(其中蓝靛果2万亩、樟子松嫁接红松0.1万亩,其他林果面积达到2.1万亩)。大力发展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形成林果产业链,完成甘南县林果产业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向转变,实现林果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
浆果产业:大力发展以培育、采集、加工蓝靛果、桑椹、树莓为代表的浆果产业。科学规划和建设浆果繁种育苗生产基地,实施“种子工程”,可以加快小浆果良种繁育及推广。采用“经济林公司 基地”、“经济林公司 林工”、“经济林公司 基地 林工”及“合作社 林工”等多种形式完成基地建设。经济林公司、基地、协会按着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制定浆果栽培技术规程(sop)。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建设林果饮品企业,加工蓝靛果、树莓、桑椹等饮料。
坚果产业:大力发展以红松坚果和平榛子为代表的坚果产业,加大坚果林的培育力度,逐步扩大种植范围。结合资源实际和产业基础,通过种源繁育与示范基地相结合,原料基地与深加工企业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批相互配套、相互协作、区域性的产业集群。根据当地原料供应、市场需求及建厂条件等,规划建设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项目的支持。支持创建坚果加工龙头企业,开发坚果仁、坚果油、坚果粉、坚果酱等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等。发展松花粉等坚果派生产业,全力打造红松坚果全产业链。
(2)中药材产业
“十四五”期间,规划林下中草药3万亩,每年0.6万亩,分布于两个国有林场和部分乡镇。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开发战略,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全县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实施新植林的林药间作,大幅提升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实现由原料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发挥中药材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构建饮片、提取物、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新兴产业。
优先发展药材种子、种苗产业,支撑区域栽培基地建设,为扩大地道药材供给提供基础条件保障。规划建设赤芍、白鲜皮、北苍术、返魂草、蒙古黄芪、蒲公英、龙胆草、刺五加、五味子及平贝母等药种繁育基地
加速中药材深加工布局,以提取物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带动药食同源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外用消毒用品、饲料添加剂等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以中药材为支撑的多业并举发展格局。
五、林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一)总体目标
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开展森林消防队伍、航空消防、大型装备、以水灭火、林火阻隔系统、防火应急道路、林火预警监测、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加强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提高重大有害生物以及重点生态区域有害生物防治应急处理能力。增加林草种质资源管理,开展县域范围内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健全林木良种草种供应保障体系,强化林草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引进适合于我县繁育的植物新品种。加强国有林场道路、通信、饮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护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强林草行业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推进机构队伍稳定化、管理体制顺畅化、站务管理制度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履行职责规范化、服务手段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