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抓创新强引领,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上下功夫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拓展“双减”成果。主城区进行新一轮校点布局,扩大主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位供给,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加快区三中、城南小学、大文中学等在建项目工作进度。推进前进小学、区幼儿园、中平幼儿园等学校选址重建。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学校体育活动场所面积,改善乡村办学条件,稳定充实基层教师队伍。支持临翔体育品牌提升,改善区二中及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服务全市打造“滇西南教育高地”目标。

  推进创新型临翔建设。坚持以实施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合理部署创新链和资金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组织实施“六大培训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数字临翔”建设,把现代科技与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深度融合起来。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科学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

  全面提升人才支撑力。持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力度,广招才、引大才,促进高端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青年人才培育力度,搭建青年人才服务平台,全力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组织好劳动技能竞赛,推进产业发展人才自主培养,使“两支队伍”数量、作用双提升。加大培养法律上的“明白人”。深入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培养现代农民和乡土人才。实施好“临沧兵”变“临沧人”工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常住人口在城市城镇落户条件,吸引鼓励人才落户临翔。

  (四)着力抓改革促开放,在释放发展动能上下功夫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支持供销社、区属国企发展,理顺企业管理体制。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善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中经营性收入,鼓励乡镇、街道用好集体资金提高村干部待遇。做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前期准备,理顺集体土地的审批、管理。持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深化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亚微会展中心建设,继续配合办好中国(临沧)缅甸(腊戍)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引导辖区企业“走出去”开展对缅跨境贸易,畅通双边企业信息互通。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以企业促市场、市场带企业形式进一步做好跨境电商工作。

  狠抓营商环境优化。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对标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消除隐性壁垒,坚决消除推诿扯皮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加快打造临翔一流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与企业沟通,压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工作制度,真心实意为民营经济发展解难题、办实事,让市场主体心无旁骛抓发展。大力推进“综合窗口”改革,优化“一站式”服务效能,构建重点投资项目从项目生成到建成投产经营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推动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一体化办理,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着眼“产值贡献过十亿、税收贡献过亿”的目标企业、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打造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抓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让市场主体强起来,净增市场主体7500户以上,培育“四上”企业42户以上。

  (五)着力抓统筹促融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强化“三区三线”空间管控,加强规划与用地政策有机融合,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发展预留空间,加快完成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运用“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做实村庄规划编制、第二批古茶山周边村庄规划编审。为规划招商、规划引资、规划服务发展提供保障。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临沧城“东拓、南延、北控、中优”战略,加快推进城市扩容,完善城郊、城中村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临双一体化”,合理布局昔本、博尚片区空间规划,形成主城区与副中心乡镇优势互补。推动城市更新、燃气、临沧职教学院、博尚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完成博尚水厂、污水处理厂及供(排)水管网建设。启动和推进市医院、市二院、市一中、市民活动中心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把城市巷道纳入城区停车泊位规划,同步建设、科学管理。着手解决堵点、涝点问题,提高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喜鹊窝、临景、忙角、青华等片区棚户区项目和5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房企脱困,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强化就业稳岗帮扶、产业发展帮扶、易地搬迁后扶、扶贫资产管护等举措,汇集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社会帮扶等力量,加大资金项目、衔接政策等保障,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三年增收行动。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力争8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确保实现2024年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赶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1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