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现代农业主抓手,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精力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完成通伏、灵沙等3个片区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示范项目5.4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量39万吨以上。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农林牧渔并举,全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抓产业振兴,围绕“六特”产业全链条发展,探索“国有融资平台 龙头企业 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业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建立“收益保底”“按股分红”“二次分红”联农带农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逐步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重点抓好润丰源牧场、渔米坊智慧渔业等项目,积极引进乳制品、肉制品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奶牛存栏达到12万头,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15万头、100万只以上。积极推进宁夏种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抓好头闸镇种业强镇建设,办好宁夏种业博览会,稳定瓜菜、制种面积14万亩和8万亩以上。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快王家庄等4个中心村建设,启动建设八顷村等中心村,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争创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实施好48个帮扶项目,开发200个公益性岗位,切实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垃圾有效利用覆盖面,加快探索中心村物业管理新模式,大力推行农户房前屋后绿化管护、卫生保洁等承包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活动,不断巩固扩大整治成效。深化城乡自建房危旧房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抗震房建设,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温暖。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完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和管理办法,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化平安乡村建设,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用好评星定级和“积分制”“清单制”等方式,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乡村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抓好婚俗殡葬改革,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施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培训,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打好人才基础。

  (四)聚焦深化改革主动力,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以高标准改革、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六权”改革,巩固扩大土地权改革成果,推进用水权市场收储交易,创新以林养林新模式,推动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坚守底线前提下,围绕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国有农用地改革,加快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有效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抓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园区事园区办,完善“管委会 公司”模式,激发园区发展动力和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梳理发布政务事项全程网办、好办易办等事项清单,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覆盖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推动惠企政策和服务精准推送、免申即享、直达直享、快享快办。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按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全面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开展“政府开放日”“政策公开讲”等活动,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改进招商合作模式,健全跟踪服务机制,深入开展上门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重点抓好中科悦达石墨烯、山东润丰农药中间体等招商项目对接落地,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短板弱项,力争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积极落实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拓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轮胎、制种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五)聚焦城市更新主载体,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内涵。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规划控制,编制县城东南片区、城市夜景照明等规划,做好街头小景和小尺度空间设计,优化提升城市色彩、建筑形态、立面风貌,全面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品质。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国土空间数字化基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四线”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落实规划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动态维护管理,形成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一张图”,确保规划刚性执行。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争取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继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持续抓好保交楼工作,逐步改造提升老城区整体风貌。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翰林大街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切实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实施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完成老旧小区5700户天然气入户安装。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打通永安东西路等“断头路”。规划建设县城住宅小区农特产品直供售卖点300个左右,探索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周边配套建设小微游园、公厕和等候区等“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95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