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生逢盛世,必当重任在肩。我们将坚持真抓实干的根本准则,以只争朝夕、勇于开拓的奋斗姿态,不断提升政策把握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城乡治理能力,低调务实不张扬,履责于行,不务虚功,努力谱写兴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2023年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稳增长,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强化项目支撑。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夯实包抓责任、完善推进机制,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等40个咸阳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总投资599亿元的145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74亿元,空调锂电池智能制造等96个项目年内建成。紧盯中省投资政策导向,坚持产业引领、科技创新、园区承载,加强规划衔接,强化对接联动,持续增强项目谋划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全年策划储备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00个以上,累计争取资金突破10亿元。
精准招商引资。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抓招商引资,聚焦新材料、航天航空航海、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坚持一个链条一个团队、一个项目一个小组,精准实施叩门招商、以商招商,积极跟进航天六院、九牧集团、亿海石化等意向投资企业,抓实前期谋划、对接洽谈、建设经营全链条服务,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打造新的增长极。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合同引资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服务、政务服务,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和事项闭环管理、跟踪问效,着力提高营商服务满意度。坚持把全周期服务融入项目落地、建设各环节,及时掌握疏通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的堵点难点,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审批“容缺办理”和“承诺制 副本制”,对备案、选址、环评等前期手续提前办理、限时办结,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突出抓好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实施“标准地”改革,强化水电气暖等设施供应,为项目建设和企业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二)坚定不移强引擎聚势能,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激发创新驱动活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年为载体,深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先进智造孵化基地、三航科技创新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建成2万平方米“301”科创特区,着力构建“一河两岸”科研成果最优转化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抢抓咸阳高新区—兴平—武功科创走廊建设机遇,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年内入库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
打造优势产业体系。聚焦首位产业壮大,依托陕航电气、陕柴重工等“链长型”企业,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培育计划,航天金属材料塑型、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9个工业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推动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全链条、高精尖发展。发挥益海嘉里、双汇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实施益嘉物流、席域物流、九通仓储物流等配套项目,强力推进双汇生猪产业链、佳帮手日用百货智造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陕西规模最大的食品深加工集成园区和西安都市圈新消费产业集群。
增强园区发展能级。科学制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兴化提升改造、金泰源扩产等项目建设,促进园区循环升级和企业绿色转型。优化园区发展环境,综合实施槐里西路西延、七里大街南延、金城路西延等道路建设和配套设施改造,全面增强园区承载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企一策”行动,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撬动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打造集约高效、配套完善、链条完整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三)坚定不移固成果抓振兴,绘就兴旺发展画卷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常态化做好动态监测预警,精细化配置帮扶资源,努力做到“两缩小、两确保”。投入4500万元有效衔接资金,实施到户产业、集体经济、产业园等项目,采取订单种养、入股分红、庭院经济等形式,让经营主体和脱贫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收益。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大力推广“精准培训 劳务输出 跟踪服务”模式,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务工就业。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和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田长制,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和小麦播种质量提升两大行动,建立粮食优质高产核心、良繁推广一体化示范区2个,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扶持镇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让联农机制优起来、特色产业强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深化“三变”改革增活力,巩固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成果,新培育发展百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家以上。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梯次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编“多规合一”村庄规划71个,提升36个重点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型示范乡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和美乡村建设等项目,新改户厕2999座,年内创建咸阳市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样板村7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以上。完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教育,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