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域文旅名县。实施全域旅游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七彩丹霞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效应更加凸显,旅游产业公司化运作、标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取得显著进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蓬勃兴起,文旅康养产业功能区形成一定规模,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力争“十四五”末旅游及三产服务业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以建设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契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化提质扩容,服务均等化优质均衡,公交一体化普惠共享,治理智能化精细高效,党建科学化保障有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基本形成,力争“十四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5%。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城乡发展差距与生活水平持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断扩大,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3万元以上(倍差缩小到1.5左右),促进城乡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

  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也是奋力实现“十四五”目标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开局决定全局,起势决定胜势。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把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和“十四五”既定的“路线图”“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3.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

  主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三个总体稳定”要求,持续加强“三类户”监测,落实“十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巩固提升计划,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更有实效。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困难群众专项救助,持续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优化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撑,加大产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入开展“一老一小一困”关爱服务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绿色农业质效。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粮食物流中心、中储粮仓库建设,落实小麦等口粮田2万亩。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加快“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推进农发行7亿元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产业园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推行基地市场化配置,推动优质基地向优势企业倾斜、产值和税收向本地汇聚,建成“五化”示范基地7万亩,稳定玉米制种25万亩。大力实施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发展蔬菜13.8万亩,甜叶菊、小杂粮等特色作物5万亩。推进智能化温室蓝莓基地项目,提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高值化水平。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区5个,新增肉牛饲养量1.2万头,建成和牛繁育基地,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提升质效。聚焦“接二连三、农头食尾”,实现绿色有机蔬菜、特色农畜产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供储加销”全链条发展。加快南部红枣长廊、北部葡萄长廊建设,加大临泽小枣、紫皮桃等地方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力度,规划建设张掖地方果树种质资源库和苗木繁育中心。持续推进“两个全覆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2家,建成“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一站式服务中心2个,推广适用全程机械化农机具1000台以上。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县域公共品牌,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甘味”农产品3个以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区域化布局、要素化融合、特色化发展,优化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促进“三产联动、三生融合”。全力推进丹柳路“鸟语花香”生态旅游廊道、张罗路“琳琅满目”特色产业廊道、312国道“车水马龙”通道经济廊道、临平路“泉水叮咚”生态经济廊道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谋划实施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基础配套等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域拓展提升。用足用好“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打造各具特色、各显其美的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20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生态美丽宜居村庄7个,改造户厕1100户。以“江南水乡”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全面开展农房质量安全管控和风貌改造,统筹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一批新型乡村社区。

  二、蓄势赋能提质增效,实现生态工业新突破

  提升园区要素保障能力。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系,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管委会 公司”运营模式,坚持“一园多区”“一区一业”“一区一策”,积极培育“首位产业”。优化调整园区规划,推行“一张蓝图 区域评估”和“标准地”供地,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推动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高效供给,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产业布局科学化。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园区做专做强。优先发展凹凸棒石产业。以“五专”机制为引领,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深化与中科院兰化所等科研院校战略合作,继续设立开放性课题,实现成果转化5项以上。加快凹凸棒石初级加工园区二期、3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60万平方米生态环保材料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紧盯新希望、嘉宝莉、正大等企业,围绕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精准招商,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招商引资和产品营销“桥头堡”,力争新招引头部企业3家,带动产值突破3亿元。稳步拓展通航发展业态。建成投资6.8亿元的通航产业园孵化中心和实训基地,加快神龙无人机、固定翼飞机生产线搬迁并启动生产,力争开工建设河西体育产业基地、丹霞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延伸研发、产销、培训、运营产业链条,筹办第二届丝绸之路(张掖)国际通航大会。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紧盯落实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按照“规划总量控制、逐年开发建设”原则,鼓励支持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获得更多建设指标,力促尽快落地建设。全力实施汇集输变站、甘肃华能300兆瓦风电、江苏天合200兆瓦光电、临泽龙源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同步推进共享储能电站、低压母线槽等4个协同产业项目,确保年内建成运行,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壮大绿色食品加工规模。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大唐农牧等企业开发高档肉类产品,引导北凉春、京沙等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培育康利、鸿泽等一批产业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绿色工厂2家。扶持壮大红枣产业,支持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做靓“中国枣乡”特色品牌。加速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抢抓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机遇,抓好传统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改造,推动宏鑫80万吨锰铁选矿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华兴锂电新材料、奥泰铁精粉等项目开工建设,促进工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坚持规下企业和新建项目同步培育,新入规企业3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5g基站46个,推进“千兆城市”“高水平全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互联网 戈壁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和“互联网 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为基础,构建完善农业大数据、冷链仓储物流、电商服务等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推广无接触配送、直播带货、“生产基地 中央厨房 餐饮门店”等经营模式,做优做强电商经济。引导支持西域、雪润等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加快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智慧社区建设,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促进互联网在服务业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06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