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发展,成之惟艰;五年耕耘,收获满满。这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履职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勠力同心、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投身平利发展的投资者和企业家,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县发展较快,但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靠;县城建设滞后,“城市病”日渐突出;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短板不少;城乡居民收入还不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需付出艰辛努力;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城墙”思维严重,创新意识不强,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提升。对此,我们将正视差距,紧盯短板,克难攻坚,着力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待!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们建设陕西乡村振兴示范县,谱写平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期。纵观经济发展态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放眼全国,中央相继制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密集出台支持以县城建设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大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比例,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等利好政策;环顾省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一县一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系列政策落地实施,特别是我县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为我们借势崛起创造了良好机遇;审视自身,经过近几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县已形成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全域旅游三大产业体系,且高度契合全市重点打造的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为加速融入省市发展大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累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在加快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当下、赢得未来。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县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以建设陕西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谱写平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预期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三次产业比达到12:53:35。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必保持定力,接续发力,稳步推进。

  守住粮食安全保底线。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扛牢“米袋子”“菜篮子”政治责任,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逐级签订责任状,落实“三定”要求,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实至名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6万亩,新增补充耕地3000亩。全面开展撂荒地统筹利用,以广佛、洛河、大贵、老县、西河等镇为重点,大力推广稻油一体化、种植机械化,建设一批富硒粮油生产示范基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3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5.9万吨以上。管好县级应急储备粮油,大力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有力支持老百姓种好地、储足粮。发展设施蔬菜,以城关、长安、西河等镇为重点,建设城区保供基地,确保蔬菜产品有效供给,让老百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吃得更好。

  强化监测帮扶防返贫。着眼守住底线,对所有农户开展常态化监测排查,全面掌握“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现状,做到责任网格化、监测信息化、帮扶靶向化,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快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明晰产权关系,确立市场主体,完善收益分配,切实调动村(社区)干部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和监督,理清产权,完善制度,落实管护主体,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坚持“四个不摘”要求,统筹用好巩固衔接资金,高度关注一般村的发展。持续深化苏陕协作,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抓牢产业就业稳增收。坚持“以村带户”向“以镇带村”转变,扎实开展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切实把农户牢牢嵌在产业链上,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实施劳务输出转移就业、新社区工厂就地就业、帮扶基地吸纳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以“五星社区”创建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居住证管理,强化标准化厂房配建,巩固提升新社区工厂100家,有效解决服务“两不管”、群众“两头跑”,确保搬迁群众安下身、放下心、扎下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0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