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8日)
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铜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成功获批全省首批承接铜产业转移示范区[3],出台《下陆区关于支持铜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若干鼓励措施(试行)》,依托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支持铜产业集聚发展,已注册落地淮源电池材料、伟凯电子、益邦电子3家企业,实现铜产业链极耳材料项目零的突破。全年新投产工业企业达17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其中铜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支柱产业产值占据85%以上。...
全站搜索
支柱产业集聚发展。推动铜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成功获批全省首批承接铜产业转移示范区[3],出台《下陆区关于支持铜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若干鼓励措施(试行)》,依托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支持铜产业集聚发展,已注册落地淮源电池材料、伟凯电子、益邦电子3家企业,实现铜产业链极耳材料项目零的突破。全年新投产工业企业达17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预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其中铜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支柱产业产值占据85%以上。...
江北工业园加速提档升级,空港智造产业园一期、网安科技研发大楼、鑫大地建材定制产业园等18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环湖大学科创园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中冶窑炉、邦之德牧业、科航电缆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企业。全区500-5000万元以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7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个,全口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亿元,新增企业法人注册入库12个,成功争取宜昌钜丰落户兴山,实现外资引进“零突破”。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签约入驻企业7家。争取各级转移支付资金18.3亿元、债券资金8.5亿元,平台融资4.7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7个,其中,10亿元以上4个,50亿元以上1个。招引落地投资62亿元的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投资3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商业综合体、投资25.8亿元的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水月时光、岩上茶居、城投商城、昭君国际滑雪场、三峡云栖谷...
新签约50亿以上项目5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21个;新开工50亿以上项目29个,其中百亿级项目17个;新入库50亿以上项目15个,其中百亿级项目9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0个,均创历史新高。招大引强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和措施,全力以赴抓调度、稳预期、保运行。全年共为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专项资金3.4亿元,减税降费7亿元,兑现出口奖励1510万元,对全县60余家企业缓缴缓征社保费314万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支持42亿元,“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用政府收入的“减法”实现了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群策群力战胜历史大旱。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抗旱设备6000余台,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先后解决了13.4万人...
工业经济蓄势迸发。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开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调区扩区获得省政府批准,形成余家湖工业园和卧龙工业园“一区两园”新格局,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龙蟠科技、航鹏化动、湖北锂源、泽东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特别是湖北锂源项目达产后,产值可达160亿元,将带动经开区2023年冲刺产值翻番。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11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企业100强,数量均居全市第二。...
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5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培育有力。完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项目117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同比增长13%,增加值增长10.5%。新培育“金种子”企业4家、“银种子”企业16家,兴源动力上市申请获批,择机上市。新增新物种(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际华3542荣获全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这一年,我们勇毅前行“做标杆”,区域中心能级蓄势跃升。充分发挥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和作用,“七个区域性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我市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勇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多项国字号改革重任,襄随南毗邻地区中心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
预计全年减税降费17.5亿元,实现“应退尽退、应享尽享、直达快享”。推广信用培植工程和新型“政银担”合作,为18家企业提供融资9.7亿元,担保业务规模达7.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8%,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3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05.8亿元,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26.2亿元、贷款贴息7322万元。为195家企业落实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单位缴费5583.5万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万家,较上年逆势上扬,6家民营企业进入湖北民营企业100强。...
我们向高而攀、向新而行,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00亿元、增长12%,科技创新指数稳居全省县域第一,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区”。首款“湖北造”动力储能锂电池在江夏首发、实现量产,瑞科美、安湃芯研、友美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扩大校地合作“朋友圈”,举办江夏“创投荟”产投融活动,海内外高端人才、社会资本纷纷看好江夏,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江夏,正成为武汉构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要引擎。...
实施“工改20条”促投资,三宁集团总部基地项目在中心城区率先“五证齐发”,福泰制造基地成为全市首个“承诺可开工”工业项目,全年新开工东富汽车总部等亿元以上项目57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155%。激发消费潜力,建成龙湖天街、万科城市广场等新商圈,实施专项政策,开展“汽车欢购节”等活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5户,年零售额1亿元以上4户、10亿元以上1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亿元。助力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新增外贸经营备案企业5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6.2亿元,增长14.8%。...
我们比学赶超,始终保持着争先进位态势,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全区上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紧盯关键指标抓重点,协同驻区企业攻难点,加强日常调度分析,对标对表奋力冲刺。目前,在全市重点经济指标排名中,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到资占比排名全市第三,工业投资、外贸进出口单项考核得分排名中心城区第一。区域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总产值接近700亿元、同比增长15%。...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7日)已发布,请打开以下附件在线浏览。
2023年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工作报告.pdf 0a35f5314584867e2cd192385bc822b6.pdf (2.01 mb)...
产业集群蓄势聚能,趣链科技等独角兽企业成功落户,安恒信息等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企业突破200家,其中规上企业增加至3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43家,实现跨越式增长。地理信息、元宇宙等新产业赛道不断拓展,“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汉阳)上线运营,“北斗七星”引领地信产业突破发展,长江鲲鹏卫星应用实验室揭牌运行,武汉市元宇宙产业联盟在汉阳成立,数字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供链融通等3个应用入选全省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智慧道路管养系统等16个项目获评全市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智慧国博正式运...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亿元、“十三五”以来最高,开竣工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总投资418.6亿元。御景星城写字楼等40个项目启动建设,65中北片等2个项目当年拿地、当年开工。香港中心等63个项目加快推进,恒隆府等12个项目竣工。抢抓政策机遇,争取政府债券56.8亿元。开工还建房1500套、建成1600套。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加快实施,完成实物投资量27.4亿元。...
加快构建“531”现代产业体系,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五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金融服务业法人及区域总部机构突破100家,创意设计业增幅达到20%,武汉万象城等重大商业项目顺利开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年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家。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扩容提质,新增纳税亿元楼宇4栋,其中,三峡总部大楼成为纳税过10亿元楼宇。引进湖北商贸物流集团等各类500强总部3个。...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沿江高铁汉宜段等一批重大枢纽项目开工建设,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公里。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加快建设,长江、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武汉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城市更加舒适便利、更加生态宜居。...
“东部延伸、中部更新、西部拓展”形成共识,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城市骨架渐次拉开,功能配套逐步提升,大城管格局已然形成,“两违”实现零新增,文明创建展现新风貌。“五共”理念【2】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与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杨柳湾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李桥、杨柳坪、大路坪、石龙洞、洞长湾、东洲、瓦屋等一批和美乡村竞放光彩。...
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达5.9亿元,金融机构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8.5亿元。对上资金争取再创新高。到位上级财政资金40亿元、同比增长13%,获得基金4.85亿元、位居全州第二,新增专项债8.5亿元、同比增长300%。重大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31个,完成投资48亿元。38个亿元以上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12.6%。总投资50亿元的宣北产业新区项目破土动工。...
最美高铁小镇、最靓快速通道、最畅交通枢纽逐渐成型,巴东在全州率先迈入高铁时代,g348快速通道两隧四桥贯通,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完成工可研,翻坝高速西延线进入国高网规划,长江巴东港加快建设,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峡江画城徐徐展开,两江四岸尽显秀丽新颜,医疗中心、体育中心等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儿童公园荣获全省最美城市公园,黄土坡获评国家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野三关避暑康养小镇、绿葱坡冰雪运动小镇蓬勃发展,3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13个共同缔造试点各美其美,牛洞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省...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与重庆市两江新区达成合作协议,成功举办首届鄂渝边际区域协作郁江论坛,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高端智能数控机床制造、现代综合仓储物流中心等4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智能包装配套、大北农饲料生产线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50个、新开工25个,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到位省外资金33.4亿元,均创历年新高。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5.47亿元,兑现惠企奖补资金4.3亿元,免收政府采购工程“两金”(1)8.6亿元,新型政银担放款1.9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大关。本级投入撬动社会消费3亿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农村寄递物流...
工业经济转型提速。“七大园区”建设如火如荼,“2542”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含金量更足,税收过百万元工业企业57家,剔除烟厂后完成工业税收11.6亿元,预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华鑫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含新量更高,122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46家,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0亿元、增长22%,毅兴智能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向上争资取得新突破,争取上级资金29.89亿元,同比增长9.2%;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7个,到位资金8.9亿元,资金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力支持了南林“双创”(扶贫)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构建“五位一体”招商体系,制定工业招商“321”工作机制,成立5个产业招商专班、4个专业招商小组、5个驻点招商小分队,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9次,分赴全国各地拼抢项目;新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335.6亿元,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十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33个。...
全年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13个,完成投资170亿元,中健医用防护产品生产线等15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招商引进各类项目65个,到位资金150亿元,青山现代鲟鱼产业园、彰宸新材料等24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工业“三大工程”①高效推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6家,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3亿元。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新发展中药材3.96万亩、茶园3000亩、雷竹2600亩,生猪出栏达到75万头以上,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粮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