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鹤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基建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9.25亿元,增长65.5%。32个交通、水利等重点基建项目加快推进。s270线鹤城小官田村至共和宝丰新城段扩建工程实现通车。江鹤高速扩建、龙古路、十二号路、九号街、址云线等项目动工。完成江门北站新增客运站场主体建设。珠肇铁路先开段洞企山隧道全线贯通,广佛江珠城际铁路基本确定线位站点方案。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鹤山段)项目完成投资95%。...
全站搜索
基建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9.25亿元,增长65.5%。32个交通、水利等重点基建项目加快推进。s270线鹤城小官田村至共和宝丰新城段扩建工程实现通车。江鹤高速扩建、龙古路、十二号路、九号街、址云线等项目动工。完成江门北站新增客运站场主体建设。珠肇铁路先开段洞企山隧道全线贯通,广佛江珠城际铁路基本确定线位站点方案。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鹤山段)项目完成投资95%。...
成立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和并联审批专班,推动151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5.18%。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32.1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签约6.6亿元,撬动项目总投资81亿元。争取省建设用地指标705.97亩。发布产业招商地图,驻点深圳开展“专精特新”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7个,投资额275.12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
落实“园区再造”工程,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提速,征地2082亩、平整土地3771亩,基础设施累计投入57.8亿元,工业投资100亿元,新建厂房面积127万平方米,建成园区道路17.2公里、污水处理厂3座。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建成公寓、商业街、中央湿地公园等生活配套设施,园镇产城融合教育提升项目开工。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生活配套项目建设加快,供水管网一期完工。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实行闭环管理,“5g 智慧园区”信息化平台运行,特勤消防站试运作。高新区——三江睦洲联动发展先行启动区产业规划完成编制...
产业发展集聚成势。实施蓬江区培育发展“3 2”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成立5条产业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食品、摩托车及零配件等“3 2”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在深圳、广州等地开展驻点招商,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超233亿元,其中,成功引进柏涛高端装备、颢腾正大预制菜、康师傅食品包装配套等6个超10亿元项目。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京东智能电商产业园、德信电器、力丰电机等25个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项目...
面对消费低迷、订单减少、物流不畅、员工感染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东莞150多万市场主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想方设法求生存,千方百计谋发展,充分展现出孜孜以求、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9.6万户,总量达158.4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第1;新升规企业超过2200家,排名全省第1;新增高企1725家,总量突破9000家,排名全省地级市第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总量达到110家,排名全国地级市第5;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50家,总量全省地级市第1;新增上市企业12家,增量全国...
谋划推动综合交通项目34个,全年完成投资10.52亿元。全力推进陆河大道北延项目,朝阳路至宝河路段如期建成通车。完成建设路和环北路附属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城市提能成效显著。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个,新改建停车场7个,新增公共停车位920个。县城污水系统二期建设、南部三镇集中供水、镇村生活污水截污管网一期等工程有序推进。新增建设5g基站201个,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617个。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扎实开展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各镇全部达到宜居圩镇标准,...
陆丰核电5、6号机组、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开工建设,140万千瓦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成为全国最大平价海上风电场、粤东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能源产业不断完善。临港工业园稳定生产,海工基地一期实现产值159.7亿元,“千亿级”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初步成型。陆丰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引入康源、诺思特、康海、恒盛通、晶源、超赞、芯威电子和广东芯威等8个产业链项目,实现产值13.7亿元。现代农业提档增效,陆丰甘薯、陆丰丝苗米、陆丰陂洋菠萝入选2022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成功申报...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20年的11:49.6:39.4、2021年的10.8:53.3:35.9,优化调整为2022年的11:54.5:34.5,以工业为主要支撑的二产占比分别较2021年提高1.2个百分点、较2020年提高4.9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5家,总量增至511家,仅一年时间增长达到45.6%。144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60家,总量翻了一番多,达118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3家、市级工程中心6家。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新增省知识产权示范...
一年来,我们聚焦实体经济,项目平台蓄势发展。重大项目相继取得新突破。中洞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动工,lng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动工建设、3号储罐成功升顶,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港口海上风电二期完成扩容核准。产业平台建设稳中有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完成征地1.8万亩,8宗项目实现交地,宇新先行项目竣工,9条市政道路及2宗市政配套项目[1]建成使用。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准扩园至13.68平方公里,18宗项目开工、5宗投产[2],3条园区道路[3]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一期基本完工...
过去一年,我们在产业变革中推动升级,动能转换成势见效。园区建设提质提速。成立区产业园区发展中心,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土地整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完成边界优化调整,形成象岭-洋纳、秋月湖“一园两区”发展新格局,工业项目动工18宗、竣工投产15宗,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5亿元,园区产值达437亿元。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梅龙湖产业新城建设有序推进,红田组团、长布组团动工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启用。优质项目加速集聚。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990亿元,占规上工...
区高新园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首个省级高新区。全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00.1亿元,比上年增加94亿元。修订东江湾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水口鹿岗片区03、04单元、横沥东南片区等控规编制,马安南园和上霞片区控规进入报批程序。落实用地规模4417亩,完成土地收储4902亩,供应产业用地16宗、面积730亩。新引进项目208宗,计划投资209.58亿元,预计产值347.35亿元。新动工tcl产业基地、利元亨三期等项目11宗,完成投资13.5亿元。新投产华南生命健康、九惠医药、至盈...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完成工业投资10亿元、比增2.4%,技改投资4.97亿元、比增210.8%,新增规上企业5家。先进制造业日益壮大,实现税收1244万元,比增37.7%。大埔电厂二期项目9月份顺利动工,龙湖水电站建成运营并实现“上规”,全县电力规上企业产值27.42亿元、税收1亿元。完成《大埔陶瓷产业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全年陶瓷产值10.77亿元。县科创园成功申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6558万元,并于11月份动工建设;县城工业小区二期、县新型陶瓷产业园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清...
全力“保规上、扶规上、育上规”,新增“小升规”企业8家,红禾朗电工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恒兆科技等23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投资13.7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比增7.1%,增速梅州第三。引进项目19个,计划投资总额达8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2.4亿元、比增173.8%。园区实力日益增强。着力“强基础、抓项目、增效益”,完成土地收储387.6亩,叶塘安置区二期、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二期竣工交付,创新产业园三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新进园项目10个、计划投资总额17亿...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7亿元、比增7.5%;重点项目投资完成年度计划103.4%。获得债券资金15.7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5亿元。梅龙高铁加快建设,瑞梅铁路、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东部快线雁洋镇环镇路建成通车,西部快线全面动工,g205线、s224线等路面改造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动工建设韬奋纪念大桥、蓬辣大桥等乡镇重点基础设施,完成158公里农村公路和5座危桥改造。入选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推进程江、南口等6宗碧道项目建设,实施大雅水、巴庄水等3宗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
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约3亿元,园区供水、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城东产业园800亩规划设计;提升盘活园区低效闲置用地670亩。产业园区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7亿元,其中计划投资额超百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厂房10万平方米。园区税收收入达1.42亿元、增长3.3%。...
坚持培优引强提质效,深入推进产业兴县行动,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包办制”,常态化开展“周二企业服务日”“周三项目推进日”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整治提升产业用地22宗、625亩,完成率113.6%。引进项目18个、总投资172.62亿元。新开工项目28个,创园区建设以来历史新高,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3.28亿元。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实现主导产业链产值87.14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值达56.71亿元。打造“一天两晚”精品旅游线路2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78.56万人次,旅游总收...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强联通,“融湾”“融深”步伐加快。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国道g238线鸭塘至兴隆中桥段、省道s253线热水至青州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普通国省道路面改造27公里、危桥改造15座。全面完成村内道路攻坚任务,建设村内道路262.43公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商事制度和“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压缩到1个环节、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基本实现与珠三角地市同步。...
深入实施“工业倍增升级攻坚年”行动,聚焦打造“3 2 n”产业集群,工业投资逆势上扬、增长37.7%,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优质项目17个、总投资达45.9亿元;联天科技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富马硬质合金等企业增资扩产2.65亿元,晟源永磁一期、万利科技等项目建成试(投)产,开蒙、晶金电子、万仕德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实现产值8.57亿元、81亿元和12.42亿元。全力助企纾困,出台“老企业激发新活力”“企业上规上限奖励”等多项激励政策措施,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
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3.8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技改投资7.1亿元,增长41.5%,全市排名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任务完成率全市排名第一。创新建立企业产值利润税收转移联合排查机制,工业产值税收防外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和赞扬,翁源经验在全市推广。三是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培育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共计12家,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0.7%,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5.7%。成功打造省级旅游路线1条、研学基地2个、星级民宿1家,全年旅游...
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研发机构3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7亿元,增长14.7%,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深入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市级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凡口、丹冶22个重点项目建设,丹冶炼锌渣技改升级项目顺利试产;盘活原广东铝厂闲置用地320亩,引进湘大骆驼生物饲料、创盛优质羊奶制品和中央厨房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30亿元。实施动力电池先进材料制造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威玛二期、盛祥、睿勤等项目建设,其中盛祥废旧锂电池拆解和梯次回收利用一期项目从土地摘牌到试产仅用半...
持续推进城区扩容提质,北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安置房985套,实施3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公共地下停车位508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取得实质性成效,列入全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首批示范县创建名单,成功通过省卫生城市韶关市级考核验收评审。有序推进10个镇“139 ”美丽圩镇建设。加快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ppp项目,610个自然村完成交工验收,512个自然村进入商业运营。...
中国(广东韶关)rcep食用菌国际采购交易中心落户曲江。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专业村1个,“三品一标”认证3个、“国字号”农产品1个,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2家。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达19.3万亩次。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工作,韶钢7号高炉项目完成改造投产,全年完成企业技改投资16.86亿元。前瞻布局和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发展高地。致力打造绿色建材、钢贸等战略性产业基地(集...
韶州体育中心完成建设;教育西路建成通车,改造提升芙蓉东路、工业路、新华南路等7条主次干道。有序推进8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工31个。完成7个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5个“五小”项目〔4〕建设。大力推进韶州文创园项目建设,盘活闲置资产打造成武江科普基地,建成“诗歌步道”,增设张九龄雕塑,推动韶州公园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有机融合。强力推进精准拆违攻坚行动,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3.7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整治“三线”“六乱”;持续...
获批新增专项债券432亿元并全部完成支出。获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46.2亿元,24个签约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发放家电、餐饮、文旅等领域消费券1.6亿元,拉动消费20亿元,举办首届佛山美食啤酒节等活动。所有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千灯湖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佛罗伦萨小镇入选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落实省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组织赴境外交流企业经贸代表团,启动“佛货全球优展”,进出口总额增长7.7%、居珠三角第一,其中对“一带一路”沿...
累计引进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项目9个,总投资约80亿元。亚洲首款11兆瓦机组实现量产,国内首个临海试验基地——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初步投入运营,鲁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启用,华纳机舱罩项目竣工,“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华能勒门(二)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要素保障持续强化。累计投入6.6亿元推进滨海临港产业片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划定26.24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推进1609亩土地收储、1715亩土地供应,完成“工改工”改造9宗1085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43亩,落实预留城乡建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