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抓项目,关键是抓招商引资。充分挖掘和统筹全市、特别是乡镇的资源和闲置资产,成立产业链招商分队及乡村振兴招商分队,发挥南雄籍在外能人、商会、招商平台等资源优势,实施引优引强攻坚行动,强化“一把手”招商,积极推进小分队靶向招商、产业链定向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形成全民大招商格局。聚焦先进材料制造、林业生物、绿色植保,新能源及能源储备,特色农业,林业经济,文化旅游康养,现代物流,绿色矿业等重点产业,吸引一批产业链领军企业、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南雄。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鼓励链主企业依托资源、产业等优势,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0个以上、合同投资额超100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实际投资25亿元以上。

  狠抓项目建设。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工作,确保项目库在库数量保持在80个以上,总投资240亿元以上。提升入库项目的质量和成熟度,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专项资金、债券资金申报工作,主动承接上级改革事项,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和省的“大盘子”。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固定资产投资支撑性项目工作台账,持续推进道路交通、新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园区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力量突破重大项目,全年实施重点项目43个、完成投资60亿元。

  三、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发展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南雄的金字招牌。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一流的服务,全力打造亲商重商、便民利企的营商环境。

  优化服务体制机制。破解营商环境瓶颈,关键是优化跟踪服务和推动落实的体制机制。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对标提升行动,力争在韶关市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中争先进位。成立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施项目建设“一把手”工程,市领导各领办1个高质量发展工程,制定优质企业引进扶持激励措施,实行月汇报和周调度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项目建设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点督办、挂点联络制度,深入开展“暖企”行动,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援企惠企安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涉企收费整治专项行动。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资源要素保障是拉快项目建设进度条的“助推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要素制约。提升土地要素支撑水平,加大批而未供、闲置用地盘活处置力度,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亩。推行“标准地”出让,用水用气审批流程压减至2个环节,及时解决项目征拆、资金、用地、用林、用能、环评等突出问题,确保“拿地即开工”,让重点项目无障碍落地、无障碍建设投产。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发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作用,推行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建筑工程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分类改革,采取“并联审批”“容缺预审”“上下联动审批”等集成服务措施,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率达到50%以上、审批逾期率低于5%。

  打造一流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最直观窗口,要吸收借鉴先进地区改革经验,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政务信息数据展示中台,探索数据共享在行政审批中的应用。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套标准”,推进企业和个人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范围,深化电子证照系统应用,推动更多事项“免证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消名称预先核准,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及无纸化登记,把企业注册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推广二手房“带抵押”登记新模式,全面排查和妥善处置不动产登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强化科技人才支撑。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支持自由能、绿洲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完成技改投资1.5亿元。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建立高新企业培育库,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申报省级、市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深入贯彻落实“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持续实施“丹霞英才计划”和“韶州工匠计划”,启动人才驿站高新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强化财税支撑。集中财力支持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保持财政支出规模适度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卫生、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支出,确保占比80%以上。紧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动向,积极沟通对接,争取更多的指标、项目、资金、政策向南雄倾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产资源盘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建立“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入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实现原复烤厂“双变”改革项目建成投产,谋划启动乐华陶瓷“双变”改革工作。

  四、强县联镇带村,促进融合发展

  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争当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6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