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起步数字产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四化”协同为方向,加快推动5g网络、千兆光纤网络、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330座。在智能矿山、文化旅游、传统产业升级、智慧教育等领域,打造“5g 行业”应用生态。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智慧工厂试点示范。大力推动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提升陶瓷产业数字化应用水平。

  提质提档文旅产业。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高校院所合作,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应县木塔活化利用工作。实施应县木塔景区扩容提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桑干河生态经济带。推动山阴广武滑雪场二期建设。探索“文旅 n”模式,推进右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特色文旅康养集聚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标志标识信息,加快慢行道、风景道、驿站、房车营地、观景台、停车设施等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配套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各位代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的“金光大道”,也是破解“两个过多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一定要牢记领袖嘱托,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转型发展新动能!

  (二)以供需两端发力为支撑,全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提升有质量的供给。发挥煤炭支柱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能源保供,推进中煤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资源接续,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全市原煤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扩大电力生产,发电量达到700亿千瓦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持续抓好百亿元乳业、百亿元肉业、五十亿元粮油、五十亿元蔬果“四条全产业链”,打造优质玉米、杂粮、蔬果、奶源、肉羊、牧草“六大基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持续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稳定发展,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在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领域分别建设1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用好“四全工作法”,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抓实项目谋划。围绕产业转型、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积极对接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提高项目成熟度,积极争取专项债券、特别国债支持。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193个,年度计划投资837.48亿元,是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倍以上;其中产业项目519个,年度计划投资473.37亿元。抓紧项目实施。持续开展开春即开工、市县领导包联项目、入企服务等行动,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对重点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分解量化任务,力争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35%以上,上半年达到80%以上。抓牢项目招引。树立大招商意识,加强产业研究,创新招商方法,大力开展“政府 链主企业 园区”精准招商,实行招商引资项目从洽谈、签约到落地、投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项目转化率、落地率。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恢复扩大消费系列政策,围绕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规划建设便民服务点58处。运营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业综合体。完善县域商业流通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和寄递物流贯通发展。依托乡村e镇、省级直播基地,大力发展线上消费。同时,积极培育外贸主体,鼓励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日用陶瓷、特优农产品出口。

  各位代表,经济建设是新时代中心工作。我们一定要在机遇和挑战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持续发挥煤炭支柱作用、投资关键作用、消费基础作用,稳定经济增速,扩大经济总量,为促转型、稳就业、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科技创新引领为抓手,全力提升创新驱动效能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改扩建、扶持认定普惠性幼儿园6所,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6所,统筹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双减”成果,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后半篇”文章。加快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做好新中考、新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巩固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推动朔城区神头职业中学校、应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推进朔州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完成山西工学院二期一步工程和朔州师专宿舍楼建设,新建朔州师专文科和艺术综合教学实训楼,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建立教师队伍逐年补充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在煤化工下游项目中,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产业转型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行“揭榜挂帅”“包干制”,构筑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高校院所参与的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朔州智创城建设,构建“创业苗圃 孵化器 加速器 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打造全省一流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整合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朔州智创城创新资源,积极纳入省“晋创谷”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8家。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朔州市创新人才发展二十五条(试行)》,坚持引育并举,盘活人才资源,发挥人才效能。通过山西工学院、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朔州智创城等平台,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灵活引进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依托省校合作平台,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挖掘本土能工巧匠、种植养殖专家、民间技艺传承者等人才资源,探索创新柔性引才工作方法,加强人才待遇、住房就医、配偶就业等方面服务保障,营造爱才、用才、聚才的良好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朔州、建设朔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5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