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2022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创新活力、诚信和谐、智慧宜居现代化城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全市“三年过万亿”目标安排,建议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省内外实际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
(一)增强发展内力,稳步推进经济增长。坚持加快布局产业项目,围绕老工业区腾笼换鸟,启动机车厂、气体公司等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围绕文旅产业升级,加快福佳爱琴海购物公园、月亮河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围绕城市更新,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强化消费拉动作用,加快西安路等商圈品质提升,发展多元化消费业态,打造多领域消费场景,继续开展“购物节·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深入实施“产业链三年招商行动计划”,完善第三方招商平台功能,瞄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园区楼宇。
(二)汇集创新动力,加快推动科技赋能。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大连创新策源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创新平台,完善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功能,提升冰山慧谷、追梦人等科技创新载体能级。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优化完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集聚优势,组织开展“创想中国”等创新创业活动。围绕企业需求,积极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产学研联盟吸引人才、“带土移植”引育人才行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让群众畅享普惠便利的数字生活。
(三)激发市场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推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开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优化提升年”六大专项行动。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完善重点项目专班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企业专员服务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推行“服务企业代表处”工作机制,为楼宇园区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突出“一楼一策”“一楼一品”,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盘活颐和银座等停缓建项目。推进“信用 政务服务”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沙家帮”2.0版,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企业群众进“一门”找“一窗”即可办成事。
(四)展示城市魅力,大力提升城区品质。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民心工程,实施约81.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10条背街小巷更新改造。利用棚改腾空街区空间建设3处口袋公园。新建1处社区体育公园,改造1处海滨室外足球场,安装10套社区健身路径。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达标小区、达标单位创建工作。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林长制责任,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坚持节约优先,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督导热电、供暖等企业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在狠抓品质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常态化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擦亮美丽沙河口底色。
(五)共享发展福利,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问需于民,规划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实事。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深入开展“创建就业创业基地”等活动,力争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新开办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坚持“五育并举”,加强校内管理“三提高”和校外办学“三规范”,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扎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加快实现“三提升”“两下降”“一满意”。探索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0-3岁托育服务机构。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创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广泛开展“艺起爱生活”艺术普及等文化惠民活动,高质量举办好赛艇、风筝、跆拳道等品牌赛事活动。
加强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做好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红十字、慈善、档案、史志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