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面临新形势

  中美博弈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气候变化应对、地缘格局调整等诸多因素不断影响着科技创新形势,国家创新竞争态势愈加激烈,“两超多强”的全球创新版图正在成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快建成科技创新强国,在全球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争取从世界全产业门类第一大工业国成长为创新驱动主导的制造强国。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剧。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头增强,经济全球化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将引领并加快重塑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一系列新兴技术将进入到产业化普及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顺畅转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才能为2035年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提供全面有效支撑。

  产业发展由规模增长向高质量提升。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新一轮产业发展将是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及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智造技术等极速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要素支撑。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健康、智能、品质和便利,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对产业结构和供给侧改革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再出发趋势明显。中国国内区域格局将加速演变,由国家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省域创新中心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将更为明确,我省将发挥创新基础良好的优势,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和省域创新中心,争取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先机。随着区域创新发展聚焦程度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以及东北亚国家等创新资源向东北地区汇聚等幅度均会有所增强,科技投入、创新人才、创新环境等将会有显著提升。

  创新催生通化新发展动能迎来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经济工作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支柱和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通化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等目标要求更加明确,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将更为艰巨。

  第三节 创新驱动发展存在新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市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科技创新资金活跃度不强,各类投资基金规模小、数量少,全社会r&d投入低于全国2.19%的平均水平,科技支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二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紧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偏少,供需信息不对称、对接渠道不畅通、成果转化不及时,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成果供给和产出能力偏低。三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仍需完善,科技成果对行业和产业的核心支撑尚不明显,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体系,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效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立足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坚持创新在我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大范围整合域内外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科技工作“四个面向”总体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引领发展、人才为本、开放融合”工作方针,聚焦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融入吉林创新型省份建设布局,按照“一个中心、四个跨入、五个突破”的发展思路,突出创新在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打造东北东部区域创新中心、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高地、科技创新服务五大载体,构建双链融合产业创新体系、东北一流创新生态样板,将我市打造成为东北东部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聚焦问题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加大改革先行先试和创新政策突破力度,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坚持协同创新,激发成果涌现。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充分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对标国家一流创新区域,积极融入全省及全国创新网络,着力拓展与科技大省强市、知名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对口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要素活力,加快成果流动转化,提高创新效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