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诊疗服务网络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网格化布局和规范化管理,在县域推广临床服务、急诊急救新模式,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统筹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到2023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域就诊率不低于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二)优化集成共享型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相关疾病诊疗中的职责分工、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形成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促进区域或医疗联合体内合理就医。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及开展远程医疗等形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按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和入出院标准及“网格化布局,分片区管理”原则,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积极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完善服务内容, 优化服务方式,落实保障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稳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推动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
(三)强化改革整体联动
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党委政府重要日程,与其他重点改革工作一道统筹研究、统筹推动、确保实效。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医改,财政、医保、人社等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改革合力。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跟踪评估工作进展。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医保凯发网站的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凯发网站的支付方式,推动drg/dip凯发网站的支付方式改革,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等的标准,逐步实现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短缺药品应对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按要求稳步扩大采购范围,并按要求落实集中采购医保结余资金留用政策,按照省部署和指导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落实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处罚标准及约束条件,并按照要求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科学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强化公益属性,健全考核机制。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
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进一步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我市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推进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按定点医疗机构级别设置起付标准和差别化支付比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注重发挥商业医疗保险作用,引导商保机构创新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健全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
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体系,加强服务要素准入、质量安全、公共卫生、机构运行、基本医保基金、养老托育服务和健康产业等监管。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在依法执业、规范服务、提升质量和安全、行风建设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全面实行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建立适应双辽市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和符合县域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工资总量和医务人员薪酬水平,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完善医院评审评价事中事后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医院评审和专项评价相结合的医院评审评价体系。
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1.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和日间服务,建立健全预约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合理调配诊疗资源,探索日间服务制度化,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日间放射治疗等服务。加强急诊力量,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行电子病历,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查询等服务,完善入院、出院、转院服务流程。
2.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专科,重点支持肿瘤、心脑血管、儿科、精神、感染、妇产等薄弱领域重点专科诊疗能力提升,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推动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逐步建立健全多学科诊疗相关制度。鼓励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探索心脏中心、神经中心、肿瘤中心等综合学科发展模式,促进专科协同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治水平。鼓励医疗机构设置服务协调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予以指导协助和跟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