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不断优化“依山、沿路、环湖”的旅游框架格局,围绕长吉图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轴线,深入挖掘域内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物产、历史遗址、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旅游模式多元化发展,建设特色旅游名镇名村。重点培育森林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生活体验游、农业观光游、历史文化游、白色冰雪游、健康养生游等独具特色的蛟河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森林生态游:依托拉法山、红叶岭、白石山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打造森林生态游;

  ——休闲度假游:依托松花湖、金蟾岛、额赫岛、苏尔哈湖湾等打造休闲度假游;

  ——生活体验游:依托新站葡萄酒文化、天岗窝集口农家生活体验、庆岭活鱼美食街、乌林朝鲜族风情等打造生活体验游;

  ——农业观光游:依托黄松甸的黑木耳、木灵芝,白石山的草莓、洋菇娘,奶子山的中药材,新站镇的山葡萄等各乡镇街的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业观光游;

  ——历史文化游:发掘整理红叶岭契丹古城、拉法山旧石器时代狩猎、苏尔哈古墓、“拉新战役”遗址、新站国共谈判旧址等历史文物古迹,打造历史文化游;

  ——白色冰雪游:依托关东雪庄、新站镇吉祥滑雪场、红叶谷冬季冰雪项目等建设,打造白色冰雪游;

  ——健康养生游:依托温泉疗养会馆、特色养生庄园、拉法山康体观光建设打造健康养生游。

  (二)功能布局

  依托现阶段“十大特色产业六大功能区”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五大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1.黑木耳、灵芝产业集聚区

  依托黄松甸环境优势与气候资源优势,推动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统筹黄松甸黑木耳生产加工产业布局,打通黑木耳绿色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黑木耳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和供应链的全面完善,打造吉林省特色黑木耳农产品品牌,打造黑木耳产业示范区基地;加强提升黄松甸灵芝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竞争力,着重进行“产业规模化、工艺现代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规范化”的建设,重视灵芝文化对提升灵芝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通过灵芝产品的文化包装,延长产业链,推进灵芝产业发展。

  2.中药材产业集聚区

  重点以清收还林涉及乡镇街为主,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机械化加工和电商化销售,打造“蛟河药材”品牌。重点强化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加工基地、标准化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集仓储物流、市场贸易、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园。

  3.晒烟、洋菇娘、三瓜产业集聚区

  重点以白石山镇、漂河镇为主,发挥区域特色,以“晒烟、洋菇娘、三瓜”的第一产业布局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培养职业农民,培植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经济作物产业示范区。

  4.棚膜蔬菜产业集聚区

  以天北镇和城郊街道为主,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促增收,稳定生产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进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打造吉林市“菜篮子”基地。

  5.蓝莓山野菜集聚区

  重点以前进乡、乌林乡为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力建设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蓝莓产业基地”。

  五、建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一)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1.夯实粮食生产保供能力

  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执行“六个严禁”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从严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强化耕地保护执法监督和目标考核。到2025年,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7.91万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81.35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5万吨阶段性水平。

  2.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

  突出抓好黑土地保护,构建黑土地保护技术体系,扎实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建设,逐步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建设1-2个5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保护和建设示范区。探索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综合技术模式,科学保护治理黑土地。建立并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技术。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耕地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