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疫情远超预期,始终坚持不畏难、敢作为、善统筹,用奋斗作答、以实干应变,经受了一场场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新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旗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政府,向全旗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旗部队和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来我旗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和所有关心支持土右旗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知弱才能图强。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土右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站位还不够高、对标还不够高、目标还不够高,与我旗的资源禀赋不相匹配,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任重道远;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质效不高,产业集聚程度不够,多元发展多极支撑能力不足;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结构单一,债务总量较大,偿还压力凸显,财政用于发展的支出能力不足,处在艰难过渡时期;五是制约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城建、工业等领域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项目引进和落地的资源要素保障瓶颈还需加大力度破解;城市基础设施还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距离文明城市要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仍需下决心进行治理提升;六是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作还存在短板弱项,民生服务供给水平仍需持续提升,个别民生实事没有办到位;七是政府系统实干担当、狠抓落实的精气神还需进一步提振,抓经济、抓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业务素养、办事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遇到困难和问题,缺乏“有解思维”,敢于斗争、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干劲不足。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以铆足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决心和干劲,全力以赴培育新增量,只争朝夕打造新动能,重现火红年代,重振包头雄风;兄弟旗县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越来越浓,“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强化“七个摒弃”,做到“五个克服、五个树立”,做好“四个坚持、四个杜绝”,坚定信心,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能力大提升、推动工作提质量。
二、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包头市“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两新”导向,强化增量意识,高点定位、高点站位、高点对标,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打造包头未来跨越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再次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以上。
落实总体要求,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工程,奋力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创新驱动,重点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形成以科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平台为枢纽、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最新动能。
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持新特建设硅基新材料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鼓励沐邦高科发挥专利技术优势,打造绿色循环低碳产业链,推动元泰丰与浙江大学建设煤基生物有机肥研究院,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申报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10项以上,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健全校地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筹建区域创新中心和院士工作站。依托敕勒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土地增产增效、农业生产技术攻关,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用足用好用活“科技兴蒙”政策,建立政府投入刚性增长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用新产品新技术把主业做强、把企业做大。发挥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孵化作用,采取“投资 招引”“融资 融智”等模式,大力招引新锐企业、头部企业和行业冠军,优先配置土地、能耗、资金、技术等要素,真正把科技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主动融入全市“双倍增”行动,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年内培育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新增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企业2家。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在租房、购房、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支持企业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技术研发负责人、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蓝领工人,打造让科技人员称道满意的创新生态,让各类人才在土右都能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实现理想。强化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靶向引才,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计划,引进人力资源专业服务机构,推行“候鸟式”聘任、“飞地式”引才,年内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20人,培育中青年科技人才10人,招聘专业技术人才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