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园区转型升级。致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按照“一心一轴五片区”思路,做大做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做好做实新能源新材料、轻工业两个重点发展产业,支持文友食品、迅立包装等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富农草业等效益不佳企业腾退力度。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四期、园区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完善分类仓储、冷链物流等功能配套,提升全产业链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凯金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茶马互市皮毛交易市场等项目,大力推进高原地标农产品交易港建设,将大华园区打造成带动全县、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有机农畜产品集散中心。

  加速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三乡工程”为统领,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上浪湾村农机托管、铧尖村马铃薯深加工等产业示范点。落实人才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积极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支持上台片区农家乐、东峡片区房车营地等经营主体发展,吸引更多市民下乡消费。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实施棠梨茶产业发展等一批联农带农、效益好的协作项目,持续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通过劳务协作、以工代赈等方式,实现脱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3200名以上。扩大消费扶贫产品认定规模,推动消费帮扶额增长10%以上。

  各位代表,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三乡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四)全力以赴谋融合、育品牌,引领全域旅游新气象。坚持文商旅城融合发展,通过多元业态、多样体验、多彩活动,加快实现“全域皆是景、四季全能游”的格局。

  做活历史文化遗产。以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为抓手,“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推进古城保护性开发,建成投用古城停车场,争取实施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硬配套”,提升游客服务能力。开发迎合大众需求的“软服务”,编排演绎“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故事,布局建设严家酿皮等“西北小吃”餐饮区、“现代生活”酒吧娱乐休闲区等消费新场景,打造东城壕夜市,丰富市井味、活跃烟火气。市场化运作排灯、皮绣等文创产品,推出文保遗址打卡游、博物馆沉浸游等项目,让优秀文物秀起来、古迹价值活起来、古城人气旺起来。

  做新乡村旅游业态。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关系,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依托山水林田、特色村庄,积极谋划田园乡愁打卡地,建设采摘、休闲、购物一体的特色观光园。探索“生态 美景 效益”发展模式,新增马家湾等精品浪河滩基地5个、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2个。发挥小高陵红色基地优势,做好做优梯田文化,策划开展研学游、夏令营,推出“野菜宴进景区”等特色项目,做优生态旅游新体验。加快打造“唐蕃古道·日月藏乡”特色小镇,建成藏乡风情体验区,做精乡村一个点,形成产业一条链,带动消费一整片。

  做强全域全季旅游。以满足多样旅游需求为突破,积极融入甘青旅游大环线、环湖小环线,打造全省生态旅游“中转站”,推行文化景点“一票游”,开通定制公交,构建起城景相融、景景相通的旅游线路,推动形成全域“大景区”。充分挖掘冰雕、冰上攀岩等冰雪文化元素,谋划建设滑雪场,提升冬季旅游吸引力。创新举办乡村音乐节、篝火露营大会,筹办自行车竞技赛、帐篷节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更多看点、亮点、卖点,让“周末到湟源”成为休闲度假新风尚。

  (五)全力以赴补短板、提品质,彰显城乡建设新魅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超前思维抓规划、工匠精神抓建设、绣花功夫抓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加快提升县城功能。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实施主城区更新和老旧片区改造,加快筑坤等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一院一策”改善提升38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利用城市“边角”布局新建口袋公园。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系统排查治理燃气、消防、排水等领域风险隐患。完善县城路网结构,推进县城段铁路改线,加快东环路、纵二路通车使用,规范更新道路标识标牌,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任务,推动盛世万家等楼盘交付使用,完成凯城佳苑等片区1800户群众不动产登记办理。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科学编制12个村庄规划,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新建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4个高原美丽乡村,同步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2000户。提升和平乡白水等6个村人饮条件,让更多群众用上“放心水”。实施阿家图至铧尖美丽农村路、兔尔台至下若药双车道改造等农村公路工程118公里,积极申报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新建85个农村5g网络基站,千兆光网入户率达到64%,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围绕构建“大市政、大环卫”格局,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市政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加大立面风貌管控,规范门头牌匾设置。提升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水平,探索“三无楼院”管理小区化,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口碑。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完善人居环境乡镇评比挂榜和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新格局,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56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