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突出品质提升,推动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精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新兴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适时启动交通、人防、教育、医疗、市政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以总规为龙头、控规为支撑、县域工业园区规划为重点、特色小镇规划为亮点的规划体系,统筹布局生态、产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严格落实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措施,加强建筑高度、密度、风格等日常监管,不断靓化城市形象。
推进品质提升。实施城镇建设提标行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补齐各类短板。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城隍庙东侧生态停车场、县城新老区道路提升和排水管网、县城新区南环路道路及排水等27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启动县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人行道改造和主干路油化提升工程,完成文峰路东延伸段、周礼路东延伸段、南一路西延伸段等6条道路绿化工程,确保县城新区北片区集中供热设施和管网建成投用。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法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其余各镇街至少实施1—2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镇区服务功能。
加快城镇更新。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严格落实网格路段长责任制,抓好以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为重点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违法建设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加大城市规划区拆临拆违力度,加快推进新区公租房、棚改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县城新老区、绛帐镇、法门镇等区域“智慧城管”运行体系,推进全县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坚决把城镇建好管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突出污染防治,推动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污染源头治理行动,围绕“减煤、抑尘、治源、控车、禁燃、增绿”六大举措,扎实开展散煤治理和生物质管控、烟花爆竹燃放、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重污染天气应对等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散乱污”企业监管长效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设立露天焚烧视频监控点15个,为74户废气排放重点企业安装用电在线监控系统,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取暖,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285天以上。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认真贯彻中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巩固官务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成果。开展渭河扶风段入河排污口排查问题整治,加快实施渭河防洪疏浚应急工程、绛帐段水毁堤防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小韦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杏林镇污水治理项目,完成绛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渭河、小韦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打造绿色宜居环境。持续推进“林长制”,积极实施七星大道等重点干线道路绿化、美化及补植提升工程,完成绿化造林1.55万亩,植树165万株,道路两侧种花种草280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个,打造生态气候康养宜居地。加快实施乔山生态保护修复、渭河沿岸防护林等项目,统筹抓好城镇街巷、村庄庭院、河流湿地、道路渠系绿化美化,建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16个。完成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提标改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置项目建设,切实做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深化土壤面源污染防治。
(七)突出以人为本,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县步伐。以教育优质均衡和普及普惠县创建为载体,加快推进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发展。启动建设第五小学,建成投用恒大小学学生宿舍楼。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各项政策,从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持续深化师德师风综合整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落实新高考改革要求,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以中职学校省级“双达标”示范校创建为载体,加快职教中心教学综合楼建设,探索校企联合办学和弹性学制,深化“3 2”办学模式,打造“扶风技工”品牌,实现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积极实施特殊困难儿童“春雨计划”,办好县特殊教育学校,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为民惠民利民行动,抓好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关爱保护工作,保障困难弱势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实施南阳、新店区域性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君临康养苑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县社会福利中心。深入开展援企稳岗、项目增岗、村镇工厂吸纳等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十大行动,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转移就业14万人次。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环境同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城市检测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实施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县人民医院住院楼改造等项目,完成县人民医院急救住院综合楼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确保省级健康促进县和省级健康县城建设一举达标。持续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