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实施“筑巢引凤”行动,全面启动海东高新园区5000亩土地征收,总投资8.84亿元的园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总投资3.87亿元的海东新区自来水厂动工建设,总投资7.26亿元的管网工程即将建成;总投资5.5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启动勘察设计;供电、供气、5g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龙头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官渡园区b区排水排污完成升级改造。产业园区聚集效应初步形成,累计引进项目117个,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增长15.0%;规上企业总产值41...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22家,入选全市工业百强企业1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74亿元,增长9.9%。太和工业园二期市政道路、森工一路等项目加快建设,三佰洋工业小区二期、太和工业园三期征地工作加快推进,新引进11个工业项目,其中宝开机电、经纬水利等5个项目已动工建设。森工产业园家具项目用地正在办理招拍挂手续,省“双十亿”项目中林木材深加工项目用地征拆、报批工作有序推进。...
产业集聚全面提升,形成以精细化工、现代物流、资源深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临港、华港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1亿元、15.9亿元,分别增长25%、15.2%,合计税收88.78亿元。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扩容征地工作,实现园区“五通一平”,顺利通过环评、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工作。节能降耗深入推进,规上工业累计综合能耗下降2.5%,湛江东兴本质安全项目稳步建设。...
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8.82亿元,增长11.0%;完成工业总产值110.30亿元,增长18.2%。积极引导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6亿元。都市产业园筹建取得重要突破。聚焦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全力开拓赤坎产业发展新战场,完成赤坎区都市产业园一期370亩土地征收,完成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一期项目地块单元规划编制,省级产业园申报工作进展顺利。科技创新积蓄动能。深入落实高新技术产业惠企政策,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2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67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引进世界500强调味品企业2家、全国前十强调味品企业4家。2021年,御膳厨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金龙鱼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已形成年产能近300万吨调味品产业规模。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总装机容量达7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其中280万千瓦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余下450万千瓦已动工,成为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为17.6:51.5:30.9。工业发展提速增效,国勇科技、泰吉鑫机械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一浦莱斯、华鑫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中节能南鹏岛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中广核帆石一和帆石二海上风电项目动工建设。商贸物流业持续兴起,房地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滨海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北甘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整体验收,11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建设完成。耕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高...
深入实施“链长制”,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240亿元,其中投资超20亿元项目4个,产业链招商项目占引入项目71.4%。出让工业用地近2800亩,新开工项目126个,新投产项目44个,新上规企业79家。中创材料谷等5个重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工业投资增长14.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近5成,为江门最高。雅图仕、雅图高新获“江门市总部企业”称号。2家企业产值突破40亿元。联东u谷、万洋众创城吸引19家优质企业进驻。12个“工改工”[3]项目加快推进,处置闲置(低效)土地604亩,完成拆...
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桥施工进展迅速,台开快速路具备通车条件,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完成投资人招标,国道g240大江至那金段改扩建工程动工,国道g240端芬至广海段、省道s386大同市至福安桥段完成路面改造,凤凰大道西延线建成通车。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项目落实经营主体。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2宗,治理中小河流124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2.49万亩。新建5g基站420座。...
抢抓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机遇,育主体、搭平台、引项目、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培育入库“四上”企业26家,完成“个转企”172家,各类市场主体增至1.83万户。高新区发展成绩喜人。不断推进“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投入资金2.04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02亿元,新落地项目12个,新投产项目9个,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1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举办乡村文旅暨民宿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全年累计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9个,总...
农业总产值73.6亿元、增长14.5%。先进制造业提势蓄能。生态科技城引进产业项目79个,投产项目33个;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累计投资4亿元,建成厂房15栋。完成技改投资15.4亿元,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8.9%。规上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增长27.5%。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全县电商企业、个体网商超7800家,交易额105亿元、增长24%;快递业务量突破8500万件,占全市77.4%,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新山村、莲花山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接待游客520.3万人次,...
海洋工程基地(一期)累计完成投资75.53亿元,明阳、中天、天能等一批龙头企业投产达效,二期工程总投资达44亿元的5家企业前期工作加紧推进,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式投产,甲子一甲子二项目正在加大投入,“千亿级”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初步成型,陆丰核电5、6号机组前期工作如火如荼推进,初步构建了“风光水火核”电力能源体系。康佳产业园康源半导体项目投产,以企招企引入恒盛通、诺思特等上规模电子信息企业,“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星都工业区正在拓展,三甲五金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全年引进项目...
全年税收收入107.93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12亿元,增长11.4%;税占比72.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928.34亿元、843.95亿元,分别增长10.9%、15.9%;存贷比达90.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973家,排名全市第二。完成“个转企”155家、“小升规”219家。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4万元、2.67万元,分别增长7.2%、10.2%。...
坚持资源要素配置向园区集聚,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完成土地整理2630亩,动工项目27宗,年产值达268亿元。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梅龙湖产业新城一期竣工、二期动工,签约进驻企业43家。惠阳(良井)智慧互联科技园完成土地整理1630亩。产业项目滚动推进。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宗,推动工业项目动工108宗、竣工105宗,在建工业项目161宗、建筑面积超760万平方米。工业投资完成141.77亿元,增长35.8%。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51万平方米,完成村镇工业集聚区升...
成功举办产业项目集中动竣工投产活动,全年动竣工投产产业项目58宗,总投资419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799亿元。狠抓项目引进,全年准入项目77宗,预计总投资461亿元、产值68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64宗,占比83%;正微半导体、显盈科技等21宗优质项目摘牌落户,投资额104.33亿元、产值207.2亿元。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总数达36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累计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累计46家)...
县城提质扩容步伐加快,建成区面积扩容至14.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至50.81%。制定实施13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完成首批31个老旧小区改造。引进粤海水务建成城乡供水工程并顺利通水,日制水能力由2万吨提升至4万吨。完成平城南路、平城中路、新岭路等市政道路和11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g206线绕城段、g358线湍溪至八尺段建成通车,完成100多公里国省道路面改造和7座危桥改造工程。瑞梅铁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平武高速、平蕉大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完成工业投资20.9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1.41亿元,比增50.4%。铜箔产业成功入选全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广东“强芯工程”。嘉元科技年产3.1万吨锂电铜箔首期1.5万吨项目建成投产,铜箔产业产能提高到4.6万吨。以铜箔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52.96亿元,比增81.4%。bpw车轴八期、欣桐科技智能电控板、庆达科技智能电机、伟友耐磨二期、盛富金属二期、福德金属二厂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值突破38亿元。获评广东省...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高铁新城扩大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完成高铁新区核心区、福和产业转移园三期(产业集聚区)等多个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赣深高铁如期顺利通车,“两路一广场”、大环城公路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开通5g网络站点200个,县城建成区及各镇圩镇中心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南园、福和2个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和平河完成清淤蓄水,完成“三旧”改造39亩、老城背街小巷升级改造5处,城市公厕、供水管网及消防设施改造稳步推进。县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工业经济提质增量。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6.65亿元、增长23%。狠抓园区扩容提质,投入2.8亿元,实现扩园28.3万平方米,清理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工业用地24万平方米,完成龙岭五路、六路延伸段及规划路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水经济产业、先进材料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4.2%。全面落实技改贴息、“小升规”奖励等政策,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落实落细促消费政策,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4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2...
投资超50亿元的广汽测试中心、投资超百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韶能生物质建成投产,成为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新盟三期、迪殷食品动工,食品标准厂房一期完成主体建设。玖钢世博二期、旺洋金属二期、佰旺高性能汽车配件等项目投产;永强五金等12个企业完成技改升级;宏泰等4家企业完成上规。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间、高新技术企业4家、研发机构3家。投入4.1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成标准厂房1.4万平方米,园区主干道路、绿化亮化、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力发展先进新材料、电源电子、现代轻工等主导产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3家,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5.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92亿元,同比增长36%;园区实现全口径税收4.38亿元,同比增长26.5%,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翁源产业园获韶关市产业园区2020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第一名。...
新增广东威玛、盈瑾金属等7家规上工业企业,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董塘凡口绿色工业园区“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第二批市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动工建设14个支撑项目,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积极谋划广东铝厂“双变”第三批试点工作。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建立有色金属产学研合作中心并揭牌启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发挥“链长制”招商机制和驻外招商分队作用,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2个,实现新开工建设项目19个,新竣工投资项目17个,完成年度投资额25.78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10.1%,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8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5家,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高新区完成全口径税收2.44亿元、增长9.9%,一期置换低效用地企业6家,二期扩园修编及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华电、彤置富等重点企业稳产达效。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朱安村风电场及华电丹布3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现代科技赋能农业,农作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5%以上。园区发展步伐加快,曲江经济开发区建成雨污分流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嘉友食品饼干等15个产业项目,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49.46%;港航新技术装备产业园、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落地曲江并已启动前期工作。韶钢、粤江发电、中广核“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盘活土地1281亩,谋划推进项目24个。新谋划并启动了钢材加工贸易产业园、现代工业模具产业园、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园、中科院新型材料产业园、金亿合金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绿色低碳环...
全年新增“四上”企业66家,新签约欣中深、朗科、杭州佰辰等项目16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累计投资金额89.9亿元。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其中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1%,被市评为优秀等次。全力推进土地收储“攻坚战”,完成征地2.02万亩,交地4277亩,有力保障了市、区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武江科创园二期建设基本完成,新引进注册落户企业92家,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武江区城乡融合产业园一桥一路主体工程和园区控规修编基本完成,广东韶关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创建扎实推进,与...
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91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拉动全区gdp增长1.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9.6%、10.9%、250.9%。浈江产业园成为韶关高新区的重要平台,正在形成以金属新材料、电力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正威韶关新材料科技示范城、海大生猪全产业链等17个工业项目新动工,寮浈共建标准厂房、世恩机械等12个工业项目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