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开放高质量拓展
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聚资源、拓空间,着力打造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的干事创业热土。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头号工程”,聚焦审批、成本、服务、监管、人文五个维度,实施擦亮审批快易简营商名片、打造综合成本低营商优势、树立服务有温度营商理念、实行规范化监管营商方式、涵养开放包容营商气质、党建引领清朗政治生态六大任务,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降成本、提效率。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高标准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规上企业专用便民窗口和项目代办组,推行全流程代办机制,让企业一次不用跑、服务永远不打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让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经营者“无事不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新一轮扶持企业发展措施,优化制定招商引资15条,全面兑现企业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企业专属通行卡等创新举措,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全年力争新培育规上限上企业超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抓好两英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理顺运行协调机制,构建权责统一、简约高效的镇街综合执法体系。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年行动计划,综合采取资源开发、服务创收、产业带动、合作经营等举措增强内生动力,促进95%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应用推广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镇街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对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和财政收入征收成效考核管理,建立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借助金融产品和加快信贷投放,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深入推动公安机关、疾病防控、国防动员、青年工作等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区属公立医院员额制管理办法,按“县管校聘”要求对中小学校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以“侨”为桥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探索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政策惠侨等制度专项改革,活化打造回乡项目服务站等重要载体,为侨商侨企建设家乡提供政策平台支持。推进侨史研究和侨乡祠堂文化研讨,加快华侨文化交流中心、侨史博物馆、嵌瓷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多形式展示潮汕文化底蕴,讲好潮南侨乡故事。持续推进“最美侨村”“侨胞之家”和“侨小二”潮南柜等联侨平台建设,积极参与筹备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广泛开展海外侨胞联谊联络活动,凝聚侨企业、侨项目、侨资源,为潮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侨动力。
三、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突出强基补短抓城乡配套。高标准编制区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发挥规划服务城乡发展龙头作用。加快实施“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66个项目,全力促开工、抢进度、强保障,推动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政策“盘子”,千方百计提升城乡承载能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及村庄道路建设攻坚行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改造,完成平原片区140个村(社区)和大南山片区部分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抓好南山截流、龟头海、中港河、金溪水、红场大溪、雷岭河等堤防河道的生态修复及堤岸提升工程,实施8宗小型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配应急排涝设施和专业检测设备,提高应急排涝效率和管网运维水平。对80公里市政燃气管网进行安全评估和联网供气,规范燃气市场管理,让更多群众用上“实惠气”“安全气”。新建220kv泗联输变电工程、110kv双山站扩建主变及网架完善工程,加快印染园区10kv项目出库实施,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加油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区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和应急储备仓库、供电局生产综合楼等项目建设,谋划新建一批5g基站,增强能源供应和信息保障能力。
突出功能提升抓城市更新。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交通秩序、绿化亮化、市容市貌、农贸市场、农村环境、空中线缆等整治行动,新建和改建农贸市场6个,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提升潮南整体面貌和文明秩序。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按照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聚焦制造业、特色农业、文旅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中心镇(街道)、品牌型专业镇、精品型特色镇,以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支撑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大力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精心挖掘推介风味独特的潮南美食,开展“十大土特产”“潮南潮味·一店一美食”评选,推出一批美食街、网红店,点亮城市夜经济,增强市井烟火气。以塔山文化为主线,加强祥符塔等点位造景提升和智慧旅游建设,因地制宜改造广祥路、环美路、金光路、金祥路等塔山环线街区,引进更多城市综合体,着力打造山城一体的综合文化经济圈,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商贸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以峡山为试点引进“物业城市”管理模式,运用市场和科技力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公交站点布局,合理规划、规范管理,试点投放一批共享电动单车,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