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以赴抓项目,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树牢“项目为王”导向,强化措施落实,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火热局面。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强化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先进城市的产业协作,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引进一批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力争在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夯实制造业家底。瞄准成长性好、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招商,促进制造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计划准入项目60宗,新摘牌项目30宗以上、力争达到40宗,供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鼓励中小配套企业租用标准厂房,力争入驻平台类项目200宗,使用产业用房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重点项目89宗、总投资64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1宗,投资额395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分别占比57.3%和61.5%。计划新开工项目34宗、续建项目29宗、投产项目26宗,新投产项目预计年产值385亿元。聚焦“落地、开工、投产、纳统”,落实重点项目每周例会、直通车、工作专班、服务专员等“五个一”机制,加快tcl产业基地、利元亨三四期等项目建设,促进天宝智能装备项目一期、华南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产。力争今年新增产值50亿元级企业1家、1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20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形成滚动发展格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健全区领导挂点联系大企业大项目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企业服务联席会、企业家座谈会,持续开展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助力大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通办通取”,加大前置预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力度,进一步缩短项目摘牌到动工周期。优化零条件预审、摘牌即动工、竣工即验收工作机制,保障项目早动工、早建设、早投产。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及“粤商通”平台,实行“一件事”主题服务,提升“惠帮办”专窗服务质量,推行“午间不间断”“周六不打烊”等延时服务。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锻长板、扬优势,更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

  全力抓好有效投资。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实现政府投资增长10%以上,带动更多社会投资增长。持续大抓工业投资,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工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工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工业集聚,加快制造业项目开工进度,做到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66亿元,增长25%以上。紧紧抓住新增政府债券支持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保障推动区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基础设施投资,配合支持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龙高速、广汕高铁、莞惠城际北延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外联内畅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依托水东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深入挖掘祝屋巷、金带街等历史街区资源,加大红色文化、东坡文化保护开发力度,促进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消费恢复。支持华贸、印象城、港惠等重要商圈加快发展,增强消费集聚能力。用好国家和省、市鼓励消费政策,积极配合做好购物节、美食节和消费券发放等活动,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消费。

  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依托高铁惠州北站、惠城南站和火车北站等交通枢纽,着力发展物流加工、仓储配送、货物贸易等现代物流业。加快顺丰供应链总部基地建设,鼓励海吉星、金泽、中粤通等物流园向智能化升级、规模化发展,提高中心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行“物联网 商贸物流”,着力引进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发挥酷友科技等重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作用,带动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企培育计划,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1家以上,总数达648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家,总数达160家。发挥园区产业聚集优势,采取政企、校企合作等模式共建科创基地、创新孵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服务力度,为我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力争资产规模达到150亿元。

  四、坚持以城带乡,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继续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的基础上,下更大力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开展金龙大道(惠城段)沿线、城市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加快推进金山湖一二号桥、水口江滨路一期等道路建设,进一步畅通交通路网。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进85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擦亮“惠民空间”品牌。保持“两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分类处理系统。加强“智慧城管”建设,狠抓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实施城市管理考核评比奖惩,营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城市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57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