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是统筹安全和发展,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更有保障。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率居全市前列。办成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新增城镇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成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家,建成“长者饭堂”示范点5个,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持续提高。广外附设梅州实验学校、华业外国语学校、第二实验幼儿园建成使用,新增学位7080个。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中考、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梅县外国语学校高考本科率全市第一。粤东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动工建设,妇保院、中医院综合大楼建成使用。医联体、中医专科联盟实现乡镇全覆盖,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区。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隐患,依法处置海晟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扫黑除恶、公共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扎实有效,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市场经济秩序平稳有序。兵役征集和民兵后备力量建设质量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政策全面落实。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持续巩固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向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办好人大代表建议25件、政协提案61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审计统计监督和整改,“三公”经费持续压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巡视反馈问题有效整改落实。
各位代表,梅县的不断发展进步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梅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梅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外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影响,经济运行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稳增长基础仍需不断夯实;工业企业体量不大,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土地、能耗等资源要素约束趋紧;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公共服务供给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干部作风、政务效能与群众和企业的期盼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力举措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发展为要、实干为先,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省委“1 1 9”工作部署和市、区党代会、全会精神,用足用好用活老区苏区等政策,狠抓发展第一要务,聚焦聚力“三新三城”建设,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梅县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主动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参与粤闽赣苏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和梅州列入12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范围的契机,发挥原中央苏区和省际交界地区的优势,积极对接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强政策梳理研究、解读宣讲和对接落实,争取在财政、投资、金融、用地、人才以及对口支援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落实专人专班,用好前期工作专项经费,着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社会事务等方面谋划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笼子”。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统筹推进民生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和整合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国资国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及产业示范引领作用,做优做大三宜集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革发展。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抓好教育、医疗、文化、供销等领域改革,推动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