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要素挖潜为关键,拓展更大发展空间。聚焦用地、环境、能源等要素“卡脖子”问题,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动真碰硬,突破发展瓶颈。

  1、破解用地空间制约。纵深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鼓励国企、民资、村集体多元主体参与,恢复耕地3420亩,强化重点项目占补平衡保障。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报批,完善工业产业区块线,强化工业用地刚性约束。探索耕地调入调出补偿平衡机制,梯次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单元,推动用地集中连片,解决空间碎片化、低效化、交错化问题。出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办法等配套政策,推动8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600亩,盘活低效用地7000亩,坚决倒逼一批低效产能退出。

  2、加快能源环境补短。推进电力补短板工程,新增变电容量302兆伏安,投建储能电站二期,开工龙江变电站、鸿山电厂送出工程,保障南翼、晋南等区域供电稳定。运行晋江热电联产机组扩建工程,缓解安东园供热紧张。开展城乡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推进华海一期、仙石四期扩容和集成电路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工程,实施晋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改造远东污水泵站,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52万吨/日。建设工业污泥处置中心,新增固废年处理能力2万吨。

  3、完善资源要素配置。突出优质精扶、低效倒逼,探索建立要素配置与产出贡献挂钩机制。推行混合用地、灵活供地模式,深化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试点,保障重大增资扩产项目用地用林和排污需求。实行建陶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印染行业排污梯次收费制度。积极争取优化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完善与周边县(市、区)煤热联动价格调整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五)以营商品牌为核心,提增发展动力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启动优化营商环境新三年行动,为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1、提增政务服务效能。完善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组建民营企业家顾问团,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探索建立智慧政务“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厅,推动“互联网 政务服务”向“ai 政务服务”升级。深化“一业一证”省级改革试点,扩大综合窗口改革范围。落实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防范退税风险,提高退税效率。

  2、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企业权益保护,设立行业性企业维权援助中心,依法惩戒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行为,建立民营经济舆情监测保护机制,深化“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的“黑色产业链”。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出市场干预行为负面清单,纠正在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方面与企业性质挂钩的歧视性做法。完善企业信用快速修复机制,推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实行“公共信用 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优化公共信用评价和结果运用。

  3、深化投融资改革。出台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清单,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组建产业链优化提升联合授信体,创新“信用修复”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码”等模式,强化融资增信支持。深化国企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开展商业一类功能分类改革试点,实施137个实体化运作项目,提升国企经营团队,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搭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进一步清查盘活公共资源资产,保障国资保值增值、国企健康发展。

  4、扩大对外交流合作。高水平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外经贸提质增效项目,建成综保区保税仓储中心、陆地港大宗生产性原材料集散中心,落地跨境贸易数字化服务中心,增开围头港国际航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高效运作世界晋江人家园总部,搭建“晋品出海”全球对接云平台,吸引侨亲头部企业、人才团队、跨境资金回流。加强华侨建筑保护利用,建设华侨博物馆,生动讲好晋江籍华人华侨故事,打造承载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发挥港澳乡亲纽带优势,以港澳为窗口平台,积极链接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先行探路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打造围头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省级样板,推进金门供水水源保障项目,争取恢复对台直航,深化对台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文创设计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六)以宜居宜业和美为追求,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强化以城带乡、乡贤反哺,加快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聚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5800亩,粮食播种面积5.4万亩以上,守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底线。做强“五色”农业特色品牌,支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加强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提速推进金井围头一级渔港工程,基本完成东石白沙二级渔港、深沪中心渔港扩建工程,加大深沪商港开发利用,改造更新20艘远洋渔船,建成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壮大海洋经济规模。

  2、凝聚乡贤力量,带动乡村富美。深化“百企帮百村、乡贤促振兴”行动,规范乡村振兴促进会运作,实施25个乡贤反哺项目,形成社会共促乡村振兴良好格局。高标准培育农村治理人才,推进30个集体增收项目,带动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75万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全国大学生乡村设计竞赛,推进乡村建设项目500个以上,评选50个“五个美丽”优秀案例,打造10个中高级版绿盈乡村、14个省市级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培育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泉州整镇推进“五好”乡镇。

  3、深化农村改革,带动治理提效。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完成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探索村镇集合式住宅确权颁证,打造8个集合式住宅示范项目。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完善红白理事会建设,强化村规民约刚性约束力,提升乡村“三治”融合水平。支持革命老区村发展,加强对口帮扶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