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策应南昌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发展定位和“中兴”城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人文都市区、产业创新未来城”战略定位,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奋力推动老城复兴、城南崛起再上新台阶。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平稳发展;出口总额实现促稳提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转型提质,奋力开创繁荣崛起新局面
坚持产业兴区,围绕构建“2 2 x”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唱响文旅品牌,提振市场信心,全面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都市工业集聚区,抢抓工业容积率调整的重大战略契机,大力推进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加快推动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新增标准厂房28万平方米,让更多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落得下来;大力推动工业上楼,力争新增都市工业企业10家。打造老厂盘活示范点,积极对接省市平台企业,盘活辖区闲置厂房资源,通过“政府统筹、市场运作”模式,推进大众印染厂、塑料八厂开发利用,推动江联、亚啤等一批老厂房招商引资,让老厂房焕发新生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万溪、熊坊、三店等数字产业大楼为载体,大力招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企业入驻,力争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和营收实现翻番,新增数字产业大楼2栋。打造建筑科技企业群,充分借助建筑产业链商会和区内优质建筑企业资源,大力引进中字头企业,引入一批建筑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壮大建筑产业集群。打造商贸经济繁荣圈,大力振兴以洪城路、解放西路为核心的北部商圈,通过商圈升级带动全域消费升级;持续繁荣以施尧路、京山南路为中心的西部商圈,引进文旅休闲、运动健身等业态,构建文商旅融合新格局;加快培育以广州路、城南大道为核心的南部商圈,推动广州路沿线商业地块出让,填补商圈空白,汇聚更多人气、财气、名气。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景区,高品质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动恒茂美术馆、朱姑桥梅村等项目建成运营,持续唱响“遇见·青云谱”文旅活动品牌,把青云谱打造成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建设文化街区,充分挖掘各条特色街区文化内涵,精心布局街区业态,打造“一街一景”,让每条街区尽显独特文化韵味。建设文化小区,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展示小区文化元素,用特有的文化符号浸润人、凝聚人,让本地居民充满归属感、认同感。建设文化厂区,传承利用洪都、江铃、江拖等一大批企业留下的工业印记,擦亮“工业摇篮”名片,让每个在青云谱成长的厂矿子弟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多点发力保存量,大力开展“清街扫楼”行动,加强企业经营情况监测分析,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让市场主体留得住、有奔头。多措并举扩增量,健全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引进机制,为企业注册、成长、经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让更多企业愿意来区投资兴业,力争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多管齐下提质量,深入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分级分类培育引导,加快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大力支持中德生物等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个转企”200户、“五上”企业150家。
(二)聚焦项目攻坚提速,奋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紧紧围绕区委“贯彻二十大 项目提速年”主题,抢抓时间引项目、建项目、推项目,确保对接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凝心聚力引项目。锚定方向精准招商,立足自身产业定位和发展实际,重点招引数字经济、都市工业、医药健康、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企业,形成方向明确、优势突出、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活用手段高效招商,坚持基金招商,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的优质企业;坚持以商招商,鼓励各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提供招商线索,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坚持全员招商,持续发挥“3 5”行业战线和招商主阵地作用,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员,个个争当服务兵”的良好氛围。拓宽渠道广泛招商,积极参与省市重大招商活动,大力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项目“纷至沓来”,将青云谱打造成产业集聚洼地。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0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
开足马力建项目。谋划项目储备,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符合上级投资方向的项目储备入库,切实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加快建设进度,紧盯项目关键节点,全速推进海凭国际·南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1985文创园等项目建设,确保“月月有开工、季季有竣工”,让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梯次接续、压茬推进、拔节而立。扩大投资总量,充分发挥投资“催化剂”作用,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结构,以有效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实施项目13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年度投资超26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