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营商新环境。打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收官战,再梳理30项政务服务纳入“一体机”可办事项,“一网通办”比例提高到75%,实现企业注销全程网办,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探索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公司,确保在全市营商环境指数考评中争先进位。聚焦“1 2 2”产业招商方向,围绕“产业 空间 赋能”精准招商,优化招商机制,构建“飞地”招商集群,高效运作8个招商中心,建立招商创新中心,扎实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争取全年招商签约项目投资超650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2个。
(二)拉开活古城战江南一体格局
发挥“搬不走”的优势,让古城闻者心驰。以系统思维落实古城非核心功能纾解,提速推进14个古城重点建设项目,释放“点、线、面”乘数效应。复合化再现片区风貌,策划复建宋元古城、宋元古市、唐子城等历史片区,加快新华侨大厦、原八一酒店周边片区规划建设,试点奉圣巷周边等一批古城小片区提升,完成爱国路片区系列项目建设,最大程度还原古城历史记忆。立体化复现街巷古韵,纵深推进中山南路及周边46条街巷综合保护提升,适时启动八卦沟等内沟河整治,推动西街东段、中山中路实施分时段步行化,完善古城核心区步行化体系,推动业态向街巷延展,打造“亮点在主街、厚度在支巷、空间在小园区”的业态空间布局。精致化重现宋元景象,加快文庙魁星楼、大城隍庙、宝海庵等3个古建筑复建,沿中山南路及周边片区规划“宋街”“元街”,点状式布局万国风情馆、在地国潮馆、乡愁记忆馆和李贽纪念馆,打造海丝国际文化体验中心,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盛景。
建设“抢着来”的热土,让江南业者神往。坚持大片区开发,采取“留、改、提、拆、建”差异化改造,打造宜居宜业活力新城。集聚头部资源高标准开发繁荣、站前西、金鲤等3大片区,力促16宗地块出让,加快江南里、水墨江澜等10个商住项目建设,打造江南新区都市核心区。加快启动晋江南岸景观提升工程、泉州演艺剧场综合体等文商旅项目,有效承接古城文旅功能外溢。实施“聚城畅通”行动,加速推进繁荣大道等3条主干道、金鲤大桥等2个跨江通道建设,启动泉南高速新增鲤城互通及接线工程,进一步完善组团间路网体系;补齐公共配套设施短板,建设坂头、新步变电站及配套线路工程,推动仙塘变电站、江南片区大型垃圾转运站开工,加快5g基站布局,渐进式提升江南片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打造“留得住”的环境,让鲤城居者安怡。结合城市体检,高标准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强力推进109个城建品质提升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宜居韧性水平。提速“抓征迁交净地”行动,重点攻坚金鲤片区、繁荣片区、古城提升等5个征迁项目,梯次开展乌石-展城等片区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古城征收项目实施“房票”制度,全年完成征收6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释放城市发展潜能。推进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等居住品质提升工程。深化“绿满泉城”“照明提升”专项行动,新建10处立体绿化、10个口袋公园,点亮29条古城街巷、26栋沿江楼宇,全天候展现城市颜值。实施市区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推进江南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重点抓好16个水环境提质增效项目,全面铺开地下管网普查,智能化管理雨污市政系统。主动融入城区水系联排联调,有序衔接南高干渠供水线路替代工程和乌石滞洪湖项目,推进城市综合管网提升等3个给排水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水土保持,实施“清水蓝天”等15个专项行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强大气面源整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物安全管理,以突出整治成效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三)实施解民忧惠民生幸福工程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高质量办好3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建立辖区全民参保计划库,争取医保参保覆盖率达96%。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00套、人才公寓60套,加快田中、坂头等安商房建设。深入打造“医养结合”服务品牌,建设五星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建或改扩建长者食堂3个,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增养老床位数100张。深化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扎实推进对口帮扶。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巩固拓展双拥共建成果。
均衡发展优质事业。深入实施“教育过江”工程,充分发挥老城名校示范带动效应,加快福师大泉州附中扩建、西隅中心小学坂头校区、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等5个教育项目建设,筹划推进金泰学园、泉州六中江南校区等项目,推动泉中职校办学条件达标,完成龙湖·春江天镜等2所幼儿园移交工作,新增学位900个。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福师大泉州附中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第五中心小学等一批小学争创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工作,精准关爱下一代。强化“大健康”理念,加快“大健康”医疗项目建设,在江南新区布局一家三甲医院,推动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二期、区妇幼保健院分院等动工建设,加速浮桥、常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区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深化“鲤跃”人才工程。强化就业优先,精准实施就业服务,扩展省内外劳务协作联系,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系列稳岗促就业工作,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融入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建设,加强产教融合,持续推进与省内外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动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持续优化“双创”引才模式,发挥引才大使联盟作用,着力培养和引进支柱产业学科领军人才,力争高层次人才团队、省级“双创之星”实现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