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莱西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更新建设仍需持续加力,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闲置土地、低效用地问题仍然突出;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存在差距;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有薄弱环节;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升,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按照市委“攻坚克难年”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南强、中优、北美”战略,更大力度推进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生态环境、民生事业、政府建设等工作,不断开创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

  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链长制”,强化优势产业引领、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企业支撑,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集聚度。

  培育壮大产业链条。持续壮大“6 1”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化整车与配套协同发展,加快释放北汽制造、高合汽车产能,推动蓝齐柳机、富菱美桥等零部件配套项目全面投产,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条。生物医药产业,推动天成中医药一期、海氏海诺大健康、中建材药玻产业园竣工投产,引进动物疫苗等产业项目20个以上,加快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通用航空产业,深化“5个1”机制,成立专项产业基金,高标准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规划,开工建设泛美国际通航中心、航空科技职业学院三期,推动万丰钻石飞机下线量产,通用航空专业园区挂牌运营,培育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石墨新材料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碳一新能源、芯源锂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国家级“碳谷”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建筑产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推动青岛地铁绿建基地开工建设,引进钢结构、智能家居等产业项目10个以上,建成北方最大的绿建基地,打造国家级专业产业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高储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开工建设衍梓智能等产业项目,推动中科曙光等项目竣工投产,打造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食品饮料产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支持雀巢、万福、九联等龙头企业生产工艺改造、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打造500亿级产业集聚区。

  强化项目引进建设。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用好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措施,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新开工投资过亿元项目分别达到300个和180个以上,其中,新开工投资过10亿元项目15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两个以上。坚持“抓大不放小”,激活消化存量工业地产11万平方米,加快引进一批优质中小企业。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持续开展低效用地盘活攻坚行动,处置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1万亩,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加强政银企对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培育青岛市百强民营企业两家以上。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整合涉企服务资源,推动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力度,打造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集聚区。积极拓展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争创省级县域商贸中心引领示范县。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20家,培育国家级“小巨人”、瞪羚、雏鹰企业8家。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实施40个重点技改项目,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实施“博汇莱”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搭建“人才e家”平台,建立人才产业基金,引进硕博和高级职称人才180名、本专科及其他专技人才2600名,选拔本土“菁英人才”100名,打造雁阵型人才培养梯队。加快青岛现代职教园建设,大力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推动山东体育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招生,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3.5万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2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