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加快破除发展瓶颈、集聚发展资源、厚植发展优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对标深圳、厦门等营商环境样板城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㉓再扩面,加快推动闽浙赣三省交界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努力营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企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银行”㉔“金土地生态银行”㉕运作体制机制,新建村级运营平台,推动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人才引进培育。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用足用好用活各类引才聚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更多浦城籍人才智力回归。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调整优化本地中职院校专业设置,探索“校育县用”“订单培养”等技工人才培养模式,为浦城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健全完成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菁英人才公寓和工业园区保租房项目,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攻克一批“打基础”“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要专利和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支持鑫隆达竹业、蒙正生物、铭塔玩具、斯普达环保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做好总结、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四篇文章”,发挥“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工作站”“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强技术服务推广和乡土人才培育,新增发放“科特贷”1500万元以上,着力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
(四)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奋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园区。按照“一产业一园区”模式,持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奋力打造浦潭百亿生物医药产业园。完成浦潭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特勤消防站、市政道路及智慧园区建设,启动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建设,力促化工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达到d级标准。加快推进仁宏年产4000吨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中间体,临江科技年产2.5万吨高效农药原料药,绿康生化年产3000吨兽药,瑞远生物年产8000吨医药中间体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与省化学工程和科学创新实验室合作,共建浦潭精细化工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提升园区企业核心竞争力,抓紧推进园区配套生活区建设,加大生物医药类项目招引力度,力争5年实现园区产值超百亿,税收超5亿。奋力打造万安百亿食品产业园。强化政务服务和土地、人力等要素保障,全力支持圣农公司加快二期9000万羽肉鸡产业链项目建设,同步建设生熟一体化工厂、员工公寓等,同时以圣农食品下游产业链为依托,加快建设浦圣预制菜产业园,推进京圣食品、圣景油脂、百圣生物以及樽裕酒庄年产万吨果酒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补链扩链强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园区产值超百亿、税收超2亿。奋力打造南浦百亿再生铝产业园。持续推进园区“腾笼换鸟”,整合盘活存量土地和厂房等资产。全力加快闽创科技年产40万吨铜铝精密制品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再生铝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努力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以再生铝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百亿园区。同时,加快推进国瑞医药食品仓储销售中心及医药产业园建设,推进虎强新材等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园区运营管理体系。推行“管委会 公司”双主体模式,探索实行“聘任制”和“年薪制”,全面激发园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坚持“亩产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探索实施新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创新招商激励机制,加快引进一批更高含金量、更大含绿量、更多含新量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规模和能级。全力服务荣华山产业组团。坚持“荣华山组团的事就是浦城的事”,进一步配齐配强征迁工作力量,健全会商推进机制,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同时加快共建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以及粮食产业园、粮食储备库等项目建设。
(五)聚焦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定实施“大城关”战略,着力打造“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的现代活力之城。加快建设宜居城市。全力全速推进新城建设,全面完成新城市政路网建设和唐兴大道提升改造,推动县医院梦笔院区、西岩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西岩商贸中心以及城市停车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完成梦笔文化公园、马莲河景观带、西岩山森林公园等景观休闲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梦笔商业综合体、浦商财富中心等项目建设,让新城景更美、人更旺、业更兴。持续扮靓老城,推进拱北片区二期、梦笔一二区、新源花园等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适时启动方井、磷化厂等片区危旧房改造,推进水泥粉磨站、交椅湾公租房建设,加快南浦片区开发,启动建设安置小区,推进皇华山路、德秀路、五一三路等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大力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建立常态长效创城机制。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完成王家洲水库供水主干管铺设,争取让城区群众用上王家洲水库的优质水。加快推进丹桂河周边污水系统改建、马莲河口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改造、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城区生活垃圾中型转运站等工程建设,完成城区高水高排项目建设,全面增强城市排洪防涝能力。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启动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化三维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城市智慧监测和预测,实现城市管理活动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智能化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总投资2.3亿元的民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新建公共服务指挥中心和天空地一体化物联网感知数据汇聚基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为城市治理、行业监管、民生应用、公共卫生多职能部门多种场景提供民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