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暖务实的行动,推动民生福祉增进走在前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抵御能力大幅提高,平安镜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2022年重点工作
五年看头年,起步最关键。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事关长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新阶段、找准新路径、展现新作为。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完成市政府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任务。
(一)着力提升产业能级,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全力会战“双招双引”。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当年签约、当年运营、当年纳税、一年入统”为目标,聚焦强链、补链、延链重点环节,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把认准的产业做精做强、做到极致。实施招商引资倍增计划,精准绘制产业路线图、招商资源图、项目导航图、落地承载图,积极吸引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向镜湖集聚,力争全年新落地“招大引强”项目200个。全面落实“紫云英”人才计划,发挥中心城区优质资源“虹吸效应”,建立“人才 项目”引才、“创新 创业”用才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奖补政策体系,把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开展数字经济发展人才联合培养,支持重点企业和本土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全年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个、领军人才4名、高端人才40名、大学生7200名。
强势壮大平台经济。坚持“一家总部就是一个集群”“一个平台就是一个龙头”“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积极探索安徽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镜湖模式”。充分发挥塔奇影视、斜杠广场等龙头企业“磁铁效应”,加快打造集网红矩阵、直播带货、新电商、云展会等功能于一体的直播产业集群。支持仁联、博纳德等企业规范发展、做强做优,积极构建涵盖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核心模式的人力资本生态圈。高标准优化柠檬豆、海行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拓宽“工业赋能”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新零售、高效物流等平台能级,加快建筑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老船厂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筹建进度。力争全年新增税收超亿元园区2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
做优做活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和集聚效应,支持芜湖古城申报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推动华亿国际、金鹰国际、红星美凯龙等商业综合体业态更新、体验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大力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场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持续开展“乐享镜湖”主题活动,办好一批重大节会、精品赛事,开发“母城游”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镜湖夜未央”夜间消费品牌,传承“文气”、集聚“人气”、汇聚“财气”,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有效发挥省级现代金融集聚区优势,加大持牌金融企业引进力度,积极构建良好金融产业生态,力争全年引进类金融企业100家。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树立“管行业就要管产业”观念,推深做实“1%工作法”,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准确掌握企业动态和需求,千方百计协调解决用工、用楼等要素难题。加强产业园区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楼小二”服务,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扩大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覆盖面和受益面,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产业 资本”“基金 项目”发展模式,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新增“四上”企业150家、上市企业1家。以“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创新打造“镜心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深化“一网一门一次”“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积极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和“跨省通办”,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始终突出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着力彰显城区魅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高起点推动人民城市建设。精耕细作“环滨江、环镜湖、环赭山、环范罗山”四大空间和高铁、轻轨沿线整体环境,大力推进“疏解、转型、升级、创新”,分板块细化功能定位、配置资源要素,高标准实施北门口、源丰片区改造,深入开展“规划师进社区”活动,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影响发展最突出的“城市病”,推动形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让城市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启动“雨耕山—滨江公园”过街平台广场建设,加快推动历史遗存、热门景点“串珠成链”。深入推进“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实施47处文保建筑活化利用工程,精心打造芜湖老海关、英驻芜领事署旧址等海派文化“城市地标”,高标准启动堂子巷、状元坊项目开发,将徽派元素融入百年街巷,让烟火气和时尚感相得益彰,文化味和国际范交融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