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塑造“两个地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紧抓天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机遇,发挥核心承载优势,塑造金街、五大道两个地标。围绕金街“地标商圈”定位,依托百年商业积淀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厚植文旅优势,集聚国际品牌资源,丰富新型消费供给,提升商圈能级活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围绕五大道“洋楼文化消费名片”定位,依托小洋楼独特资源,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时尚餐饮、动漫创意等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中西合璧的万国建筑小镇、高质高新的企业总部基地。
(三)发展“三大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引航区。坚持总部经济引领、消费经济支撑、数字经济赋能,构建多层级现代服务经济增长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丰富的楼宇资源,着力引进综合型、金融型、投资型、营销型、研发型等总部机构,落地100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形成聚集发展态势。发展消费经济。加快布局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等商业旗舰,丰富消费场景,创新消费模式,构建国际一流的全域消费环境。发展数字经济。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业态和数字科技平台,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云工厂”,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四)构建“四大集群”,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比较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培育壮大四个特色化、高端化、集聚化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立足“金融和平”品牌,完善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引进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创新金融,健全金融生态体系,全力打造解放北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构建商旅文产业集群。加快传统商圈业态调整,提振内外贸板块,大力推进“旅游 ”,讲好“和平故事”,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ip,建成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标志区。构建商务服务产业集群。推动会计、法律、咨询、评估、仲裁等专业机构聚集发展,做大做强南京路国际商务服务发展带、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构建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围绕“医疗”“医药”“医养”“健康管理”等领域,大力培育医药电商等新兴业态,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服务生态圈。
(五)实施“五大工程”,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民心工程。聚焦“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兜牢民生底线,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擦亮和平教育品牌,深化健康和平建设,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实施安居工程。加快劝业场等重点地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形成具有和平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逐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施靓化工程。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双碳”行动,健全市容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加强精益化管理,打造清新靓丽的精致城区。实施智慧工程。拓展5g应用场景,发展智慧康养、智慧旅游、智慧出行,建设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商圈,让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实施平安工程。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战区制、主官上”,健全社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区。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我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标志区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扬优势、补短板,促提升、争上游,打好“治、引、育、稳、促”组合拳,高标准做好全年各项工作。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市保持同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亿元以上,税收增长6.5%,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任务。具体实施以下“十大行动”:
(一)“大服务”提升行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多部门联动、政商企互动、各行业行动的“大服务”格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简政放权、减证便民各项工作,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模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二)“大招商”深化行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持续开展全员“大招商”行动。优化招商平台,用好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三支队伍,强化“一把手”常态化招商机制。编制招商地图,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大“走出去”力度,瞄准“500强”、“国字号”、“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精心策划招商推介活动,全年落地优质项目1000个以上,内、外资到位额分别达到70亿元和5500万美元以上。
(三)产业链条延伸行动。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现代金融、国际商贸、文化旅游、人力资源、航运服务、医药健康、科技创新等七大产业,瞄准细分领域,培育若干条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实施“链长制”,每条产业链配备一个专业化支撑团队,建设一批发展载体,打造一个供需对接平台,梳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定一个专属政策组合包,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四)消费中心培育行动。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建设,高水平编制金街、五大道地标商圈发展规划,探索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管委会 公司”运营模式。推进国金购物中心、和平印象城、劝业场、津湾广场等商业载体建设改造,打造和平路非遗特色技艺展示区、赤峰道时尚消费文化旅游购物带和南市食品街津味美食之都。大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消费业态,引进一批品牌首店、主题店、旗舰店,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