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业平台加速集聚

  “十三五”以来,全市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园区规划面积达350平方公里,已累计开发106平方公里,累计供地工业用地(含盘活用地)2.5万亩,累计入园企业5044家;2020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15.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75.4%,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3%,园区已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2020年底,丽水开发区在全国218个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第80名。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创建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36个,莲都、龙泉、缙云、青田、遂昌被列为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试点县(市、区)。扎实推进丽水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海创园丽水数字大厦、丽水数字经济双创园、丽水数字经济天宁基地等“三园一基地”数字经济发展主平台联动发展,成功引进一批优质企业,2020年“三园一基地”实现企业营业收入50.1亿元、缴纳税收1.3亿元。

  4.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十三五”期间,丽水着力推进产业培育壮大,初步形成了现代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精品不锈钢、金属新材料、滚动功能部件、生物医药、汽车空调配件、剑瓷石雕、泵阀制造、时尚鞋服、木制玩具、竹木制品等12个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底,12大特色产业集群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丽水开发区滚动功能部件及特色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合成革产业链、青田时尚鞋服产业链、缙云运动休闲文化产业链、景宁幼教木玩产业链和龙泉五金汽配产业链等6条产业链列入省级链长制试点。全市现已形成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4个规模总量超百亿元的行业。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11.4%和7.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3%、29.4%和17.3%。

  5.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生态工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从“十二五”期末210家、495家增长至455家、1396家,成功实现“双倍增”。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2015年末1.1%提高至2020年2%,成功攻克国家“卡脖子”技术3项,实现一批进口装备替代。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众创空间21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9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区实现“零的突破”,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创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有效带动了丽水创新能级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6家上市企业(其中主板1家、创业板1家、境外上市4家),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12家。2016-2020年,全市累计推动企业“小升规”546家,引导入库“专精特新”企业728家,列入省级隐形冠军企业7家、培育企业27家,新增省级雄鹰培育企业2家。

  6.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围绕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大力开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进绿色制造取得积极成效。五年来,列入省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产业3个,实施产业升级改造等5大类共80个项目,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达到24项,新增2个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纳爱斯集团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全市累计整治“低散乱”企业3576家,其中关停淘汰1325家,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409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68家,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28家。截至2020年底,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3681吨标准煤,五年累计下降9.2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8.36立方米/万元,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回顾“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完成。在总结发展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对标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相较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还很不平衡不充分,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历史性、结构性、素质性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小,工业结构不优。与全省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比,我市工业化起步晚、底子薄,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1.78%(居全省末位),比2015年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下降,从最高峰值2008年的41.8%下降到2015年的34.6%,到2020年降至28.2%。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最高为2008年的49.3%,从未超过50%。二是布局散,发展水平较低。全市平台发展存在布局分散、数量偏多、能级不高、主导产业不清晰、竞争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平台在规划理念、建设水准、运营模式、产业层次、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各县(市、区)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三是投资少,龙头带动偏弱。“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17.64亿元,仅完成目标的62.89%;全市超10亿元企业仅占全市规上企业数的 1.7%,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发展带动力不强。四是创新弱,要素保障不足。2020年,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落后全省0.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规上新产品产值率、亩均税收等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供需矛盾、能耗双控指标、基础设施落后等对全市生态工业发展造成严重的要素制约。

  表1:丽水市生态工业“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完成情况 属性

  经济增长 1 全部工业增加值 % 年均增长7.8%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年均增长8.2% 预期性

  3 工业投资 亿元 817.64 预期性

  4 工业用地供地面积(含盘活用地) 亩 28700 预期性

  结构优化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17.3 导向性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40.3 导向性

  7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29.4 导向性

  8 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81.5 导向性

  9 亿元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72.7 导向性

  10 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 % 39.9 导向性

  质量效益 11 规上工业增加值率 % 20.1 导向性

  12 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0.2 导向性

  13 r&d经费占gdp比重 % 2 预期性

  14 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 % 36.6 预期性

  绿色发展 15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累计下降9.24% 约束性

  1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18.06立方米 导向性

  (二)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丽水处于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应用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工业经济正加速向智能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特殊时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也将极大推动科技和产业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等产业快速发展。从省内看,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致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动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凯发网站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92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