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树立新标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在黑河市率先实现“一站式”管理,荣获“全省十优”;市民大厦设立智能自助服务区、“一网通办”区4处,精简权力事项89项,减少审批环节49项,审批时限缩短70%,被列为全省首批营商环境评价试点县。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监管平台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赋码诚信经营企业323户,“双公示”信息覆盖率全面提高,综合信用指数位列全省第7位。依法行政强力推进。严格执行市政府工作规则,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强化跟踪督办力度,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0件、政协委员提案81件,办结率100%。
同时,密切联系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武装、司法、民宗、统计、审计、供销、气象、地震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成之惟艰,收获满满。2021年,让我们深感自豪的是,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市上下顽强拼搏、奋楫笃行,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擦亮了中心城市的名片,织密了民生保障的网络,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广大干部无私奉献,社会各界守望相助,全市人民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战“疫”诗篇!这一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心里很温暖,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
各位代表,2021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五年工作顺利收官。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用政治眼光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始终坚持发展为先,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用干部辛苦换来群众幸福;始终坚持创新为魂,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改革精神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
这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北安区域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4%、8.1%。三次产业比重30.1:12.5:57.4。城镇化率实现69.5%。2017年、2018年,北安县域经济社会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十强。
这是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五年。围绕壮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23个,建成重点项目114个,完成投资99.8亿元。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投入9000余万元,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经开区开发面积增至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1户,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87倍。以象屿、宜品、完达山、九三、佳汇等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日益壮大,以大润发、红星美凯龙等企业为引领的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发展,以上海电气、国家电投等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落地,“2 1”主导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这是攻坚战役决战决胜的五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秸秆禁烧、河湖“清四乱”、大棚房整治等专项行动连战连捷,乌裕尔河专项治理百日攻坚战成果经验全省推广。域内空气优良率逐年提高,水质高于国家考核标准,造林绿化8.5万亩,化肥、农药施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我市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市。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资2.7亿元,实施“五大行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529户14185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清零,20个贫困村出列。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考核,圆满完成国家普查任务。进一步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长效机制,开展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国有资产风险排查、规范税收秩序等系列行动,切实增强经济运行稳定性,守住了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风险底线。
这是城乡环境显著变化的五年。科学编制完善城乡规划,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新建维修道路148.9公里,完成北安段北富高速新建、202国道升级改造等重大交通工程,泰山街下交桥等17处铁路“平改立”工程完工,打通了城乡交通瓶颈。实施棚改旧改项目86个,拆违拆临6465平方米。完成商品房建设75.6万平方米。建成祥和公园等休闲场地28.7万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25座、亮化美化景观4处。城市建成区达到24.6平方公里,构建“24横26纵”路网格局。投入4.1亿元建设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污水处理厂、净水厂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拆除改造农村泥草房、危房1万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赵光镇、通北镇跻身为全国产业强镇、省级经济发达镇。
这是改革创新不断突破的五年。深入实施国家、省市级改革任务533项,争取改革试点项目17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宅基地试点、党政机关、农垦森工等改革顺利完成;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试点通过验收;事业单位、国企、医疗保障等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精简本级权力事项204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只进一扇门”,市场主体数量翻一番。整合区域资源,与中铁建大桥局集团、中铁一局集团、国电投黑龙江公司、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融通农业哈尔滨公司等央企国企开展合作,实现资源要素互补,战略合作共赢,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这是民生质量持续改善的五年。累计实施惠民实事117件。投入民生资金183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5倍。我市历史上单体最大民生项目山口供水工程竣工,让百姓喝上放心水;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使9117户居民实现安居梦;入学难、养老难、停车难等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高中教育水平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56所知名高校设立优质生源基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全省县(市、区)排名靠前,精神科、心脑科、五官科等医疗技术优势彰显,年均就诊量90万人次;冰球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公园等文体设施建成启用,“从延安到北安”等红色文旅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