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强建管塑形象,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遵循,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积极融入“六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再完善。积极争取棚改政策资金,探索棚改新路径,尽最大努力解决剩余棚改地段历史遗留问题。成立房地产工作专班,着力破解沿江国际等“烂尾楼”续建和天河湾等5个楼盘4000余户居民“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用一年时间着力解决房地产领域多年积淀的顽疾乱象。大力推进新区等地段老旧小区改造。向上申请政策资金,力争年内实现216栋共84.3万平方米的一重家属区老旧房屋供热分户改造、38座供水泵站整合等任务;投资1600万元,完成齐富公路两侧16公里路灯照明系统建设;抓住省公路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机遇,完成零公里至食品交通岗4.2公里道路升级改造任务;完成包括双前线等23.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罕伯岱村路桥改造;计划投资1250万元,重点完成红岸体育公园以及烟霞阁展览中心等设施建设,推进红岸公园博物馆建设,红岸公园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生态环境再改善。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严控“双高”项目。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完善“一区三园”污水收集管网及雨污分流系统,争取中央预算内环保专项资金,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体改造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环保二级平台建设,实现“污染企业在线监测、视频网络空间监管”全覆盖;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实施秸秆禁烧,推进“三重一改”散煤污染治理,削减散煤388吨,pm2.5平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工业固废堆场生态恢复治理等工程,补齐固体废物基础设施短板;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加快黑化85万平方米污染地块治理,启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沿江靓丽的生活秀带;规划建设富拉尔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形成废旧物资处置集散中心;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始终保持气、水、土污染防治的攻坚态势。改善提升城乡环境。规范占道经营,保障城区良好秩序;坚决拆除存量、控制增量,保持拆违高压态势,计划完成拆违面积5000平方米;加快改造后小区物业引进,巩固改造成果,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农村环卫一体化建设,成立杜达乡农村物业保洁公司,完善乡组建、村运营、民监督、区考核运行机制,将杜尔门沁等5个村纳入服务范围,强化农村垃圾转运,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积极争取资金,全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五年整治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四)坚持改革创新驱动,提升富区发展活力。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用改革冲破发展束缚,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争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完善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制清单,开展极简信用审批服务,推广应用“码上诚信”,“信易贷”平台企业达到4600户,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五办”服务方式,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让数据跑起来,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实行市场主体行政确认制、歇业制,优化“证照分离”和“准入准营”服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094户,企业主体236户。全区上下要强化破坏环境就是罪人的理念,坚决杜绝脸好看、事不办行为。重点领域改革再突破。通过清查资产、明晰债权,妥善处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交通系统2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多种途径盘活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全区之力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推进智慧执法监督平台五大执法领域全覆盖,数字化综合执法平台全面铺开,实现农业、文体、交通等领域执法模块稳定运行。创新应急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工作理念,探索成立各重点领域专业委员会,健全完善安全责任、排查治理、教育培训、社会监督和应急救援“五大体系”。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风险管控数字化“一张图”,全面、系统、科学应对城市各类风险。深入推进“十查十治”专项治理,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成果,防范化解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汛期险工弱段、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安全事故。
(五)坚持增福祉惠民生,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水平。始终树牢宗旨观念,扎实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构建就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大力推进“双创”基地建设,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孵化能力,不断提高就业精准度和融入力;推进“人教岗”“人训岗”一体化,建立企业、社会团体用工人才库、重点人群就业培训需求库,根据企业技能人才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保障;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新发生案件动态清零,依法依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尽力而为的原则,坚决兜牢困难群众民生底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社区老年大学及日间照料设施建设;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老助残助困等公益服务。健全优抚对象服务保障体系,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推动低保救助、临时救助审核权下放乡街;持续开展散埋乱葬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殡葬服务行为,营造公平诚信、规范有序的殡葬市场环境;大力培育行业商会类、文体科技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深化“校长职级制”“区管校聘”改革成果,推进校长及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人岗相适,着力打造区域名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红岸幼儿园与市第一幼儿园对接合作,引进先进办园理念,加快推进一重幼儿园建设,全力打造全市一流公办幼儿园;落实好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新高考课程设置、走班设计、教师储备等工作;应届高考生一本、二本上线率提升至26%和66%;落实“双减”政策,加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完善优化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探索“职普一体化”发展路径,统筹抓好技能培训、文化课程双提升,实现职普融合发展,职教中心专科升学率达100%,本科升学率达50%以上;助力一重技师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强化校企融合、供需对接,为全市实施“产业链供应链三年行动计划”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三医”联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探索“3 2 1”医联体建设模式,公开招聘30名医护人员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达标率力争达到80%。以“智慧医疗”为载体,开辟“互联网 医疗”创新途径,努力做到优势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家庭医生“网格化”服务工程,力争普通人群签约率达67%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0%以上。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妇女两癌检查任务目标完成率100%。加快中医院铁北新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7月底前正式运营;发展中医骨科、康复、治未病等特色诊疗品牌,创建名医工作室,加快区医院外科重点科室建设,提升我区医疗整体水平。不断丰富文旅内涵。依托2023年省旅发大会,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我区工业旅游资源,推进“四区四线两馆一中心”建设,打造特色工业文化小镇,展现工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崭新面貌。推进建龙北满工业旅游景区建设,与一重工业旅游区共同构成工业旅游打卡地;全面治理完善各大企业周边环境,提升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强度;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运动,高标准承办全省青少年足球比赛,办好第47届全区职工田径运动会。加快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深化“三三联动”“四级联系”“五步解难题”群众工作法,提升治理效能,开展社区减负年行动。推进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深度融合,探索物业多元化服务业态,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以“去存量、减增量”的鲜明态度,强力推进信访疑难积案和第二批“治重化积”案件的办结化解,确保重要节点不出问题,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