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届区政府任期内,各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发展区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物价、档案、保密、史志、侨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果。
各位代表,本届区政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传承于之前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更依靠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各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体量相对偏小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项目支撑力度还不强,产业发展还存在明显短板,镇街发展还不均衡。二是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产业链条不长,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还较低。三是城乡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尤其城郊和广大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显不足,与群众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国内外疫情仍在持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电力紧缺等形势仍不明朗。五是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丹东“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和振安“三区一地”发展总体目标,紧扣振安区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地区更加和谐稳定,不断改善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是:立足沿城、沿江、沿边的特殊区位条件,充分发挥城乡结合部区位空间优势,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增强特色农业产业厚度,强化商贸服务业吸引力,打造旅游产业新高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努力将振安区打造成为轻工产业集聚区、精品农业示范区、温泉康养宜居区、生态旅游目的地。
——综合实力和质量效能进一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力争保持在6%,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工业产业市场竞争力、旅游服务业品质吸引力全面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大进展。
——重点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激发体制机制改革优势,推动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市场要素体系,深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潜力,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对接联动大局,推进开放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围绕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着力推出一批制度性创新成果,全力建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最优区。
——精神文明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的红色文化、农业文化、历史文化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绿色转变,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就业、教育、卫生、医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水平稳步提高,重点民生项目高质量完成,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2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开篇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拼搏奋斗、继往开来,努力推动振安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区当前发展基础,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十四五”规划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体量。认真做好工业“三篇大文章”。聚焦赋能“老字号”、延链“原字号”、引育“新字号”,突出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着力推动汽车零部件、电气装备、供电供热、纺织印染、矿产开采等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加快五龙金矿3000吨选矿厂项目建设,抓好天皓净化、隆盛铸造、实发洁净等一批企业提产扩能,推进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年内计划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实现“规升巨”1户以上。抓好园区建设,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工业,就是抓工业强区”理念,实施五龙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推进中地乳业、制药机械、依璐服饰等一批在建项目年内竣工达产,丰有服饰、垚磊惠服装、中惠地热、芯峻电气异地新建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园区扩容和晋级省级经济开发区步伐。年内园区力争新增规模企业3家以上,产值突破35亿元。大力推动服务业提质扩容。着力引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限上企业培育,推进丹东果蔬海鲜批发市场正式运营,促进城区经济繁荣壮大。进一步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实体零售业创新发展,促进“三农”服务和农村消费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本土电商平台,促进实体企业与电商企业合作发展。深度开发沿江沿边、红色历史、五龙背温泉等优质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游。坚持“房住不炒”,有序推进上城梦想、溪山壹号、振山北等小区二期工程以及名仕庄园三期、奇石城、住建局周边地块开发等项目实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快“数字振安”建设。大力推进5g、千兆光纤、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五龙黄金5g智慧矿山、华洋纺织纺织服装数字智能工厂和振安区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促进“5g 互联网”融合发展,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切实强化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王、投资至上”,持续规范项目推进流程,强化跟踪服务,继续消化清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力促签约项目顺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储备项目提早落地。年内计划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82个,总投资13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69.3亿元。包装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力争突破8.5亿元,重点保障民生工程和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争取以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